当前位置: 通历史网 > 世界史 > 澳洲历史 >

所罗门群岛历史发展阶段简介

2017-10-16 21:25来源:通历史网
    所罗门群岛(英语:Solomon Islands)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方,巴布亚新几内亚东方,是英联邦成员之一,共有超过990个岛,陆地总面积共有28450平方公里,所罗门群岛的首都霍尼亚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太平洋的转折点所在地。
所罗门群岛
    所罗门群岛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低度开发国家)之一,其人类发展指数为0.610,大多数人口依靠务农、捕鱼和种植为生,国民经济以种植业、渔业和黄金开采为主,大部分制造与石油产品依赖进口,该群岛尚未开发的矿产资源丰富,如铅、锌、镍以及金。
 
    所罗门群岛主要为美拉尼西亚人种的所罗门群岛人,居民多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全国有87种方言,通用皮金语,官方语言为英语,首都霍尼亚拉。
 
    约3000年前美拉尼西亚人最先来到所罗门群岛定居;16世纪中叶开始,欧洲人相继发现所罗门群岛。
 
    1568年2月,西班牙航海家门达尼亚·德·内拉航至今所罗门群岛中一多山大岛,以其妻伊萨贝尔之名命之,继又命名瓜达尔卡纳尔岛和圣克里斯托巴尔岛。
 
    1569年,门达尼亚·德·内拉返秘鲁后,以其所见颇似《旧约》中所载富甲天下之所罗门王国,认为是找到了所罗门王巨大财富的金库,故命名为所罗门群岛,建议西班牙向该地殖民。
 
    1574年,门达尼亚·德·内拉获得殖民许可。
 
    1595年,门达尼亚·德·内拉率家室及其他同行者远航,抵所罗门群岛以东的圣克鲁斯群岛,因内部意见分歧,未定居。门达尼亚·德·内拉死后,船队续航,于1596年初抵马尼拉。
 
    1606年,葡萄牙探险家费尔南德斯·德·基罗斯再寻“南方大陆”途中抵杜富群岛。
 
    1616年,荷兰人远航到达今所罗门群岛的翁通爪哇岛。
 
    1768年,法国探险家L.-A.de布干维尔环航世界通过所罗门群岛西部一海峡(今布干维尔海峡),并命名海峡西侧一大岛为布干维尔岛。
 
    1830年以后,欧洲时有航船驶抵所罗门群岛。
 
    1860~1890年间,来所罗门群岛经商的人渐增。
 
    1885年,德国宣布北部所罗门(布干维尔岛、布卡岛)为保护地。
 
    1893年,英国因在该群岛招募劳工,宣布南部所罗门诸岛为英国保护地,由英国殖民部通过设在斐济的西太平洋高级专员公署负责管理。
 
    1898和1899年,英将保护地范围扩及圣克鲁斯群岛。
 
    1900年,英国、德国经过协商,德国将伊萨贝尔、希瓦泽尔、翁通爪哇及布干维尔海峡外的一些岛屿让给英国,作为英国退出在西萨摩亚同德国抗衡的交换。
 
    20世纪初,英国的利弗太平洋种植园有限公司等来所罗门群岛经商,占有大片土地,经营机构遍布该群岛。英国在所罗门群岛推行“间接管理”制度,由部落首领负责征收捐税,分派劳役,有的首领还执行法庭与警察的职责。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入侵,所罗门群岛的种植园主和商人大都逃往澳大利亚。
 
    1942年,日军攻占所罗门保护地首府图拉吉。美军在瓜达尔卡纳尔岛遏止了日军南进,但行政中心图拉吉毁于战火,保护地首府迁至瓜达尔卡纳尔岛的霍尼亚拉。战后,发生对欧洲人统治不满的“进军法则”运动,要求提高种植园工人的待遇,抵制殖民当局的法庭判决等,遭当局严厉镇压,许多领导人被捕,该运动虽表面趋于沉寂,但仍时有反抗。
 
    1976年1月,实行内部自治。
 
    1978年7月7日获得独立。为英联邦成员国,独立后,P.凯尼洛雷亚任总理。1980年连任。
 
    1984年10月大选中凯尼洛雷亚再次当选总理,奉行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政策,所罗门无军队,仅有500多名警察。
 
    如今的所罗门强调国际和睦、友谊、相互尊重、和平及人类尊严等外交原则。奉行不结盟政策,坚持在谨慎和有选择的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政治和经贸关系,有选择地利用外资和外援。支持南太无核区主张,是南太平洋论坛、太平洋共同体和美拉尼西亚先锋集团等地区组织的成员。
 
    重视与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传统友好国家的关系,同时也注重与南太地区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主张与亚太国家合作,承担对本地区有关组织的义务。
 
    到2014年,已同34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并在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欧盟、美国、日本和瓦努阿图等国设有驻外机构。英、澳、新西兰、美、日、巴新、韩国在所设立使馆。

显示全文
    相关内容推荐


    澳洲历史最新文章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