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通历史网 > 历史解密 >

诸葛亮为何无法统一三国?毛主席的评价一针见血:他犯了三个错误。

2022-12-11 16:00来源:通历史网
    由于“四大名著”在我国的普及性,相信没人不知道诸葛亮、刘关张、曹操这些人物的。而在影视形象中,蜀国也常常是“正面”形象,不少人为刘备、关羽、张飞的死难过,而最后蜀国灭亡更让人所有人遗憾。
 
    在如今的历史评价中,我们提到这些人也大多是正面形象,尤其是诸葛亮。没有人不喜欢诸葛亮,没有人不称赞他的机智与能力,他就是完美的。只可惜“人无完人”,他这一生真的没犯过错吗?
诸葛亮北伐
    对于诸葛亮这个人物,我们的开国领袖毛主席却提出了一些不一样的看法。和前人苏洵的评价一样,他们认为最初出现问题的地方在《隆中对》,也就是道路刚刚开始的地方。诸葛亮出身豪族,自恃清高。
 
    被刘备感动后献上的这份计划书中,诸葛亮把荆州、益州都着重点出这两地的重要性,也是在告诉刘备要抢占两地,他们的战略地位和军事地位都十分重要,如果能拿下这两块腹地,之后的路也会好走很多。
 
    只是他却没有指出,要想占领这两个地方,有着几个大毛病。两地位置相隔甚远,如果要两手抓,那在两处都要安排大将镇守,并且整个兵力要被一分为二。本来蜀国的人才就稀少,一分为二之后,还要拥有极具才能的大将,这就足够吃力了。
 
    如果到时候有另一方发生战争也根本没有办法相互支援,活生生的失掉一座城池。而最关键的是荆州的归属问题,诸葛亮既希望能和东吴联合抗曹,又妄图占领荆州,这可是孙权看重中的地方。
 
    而此时诸葛亮并没有点出这些问题,这也导致在赤壁之战后和东吴闹翻,致使蜀国势力下降。而兵力分散最终导致马谡丢失街亭,让蜀军和魏军正面撞上,打得蜀军猝不及防。可诸葛亮又执意分散兵力,正是因为这次失败诸葛亮才失去所有的退路。
 
    这也来到了本篇文章的第二个关键点,诸葛亮用人不严。上文提到的马谡便是如此,但在另一件事情上,这个缺点也报漏无疑。
 
    说起关羽,我们都知道他为人忠厚正直,义薄云天。但这样的人性格往往比较固执,看不上那些阴险狡诈的。诸葛亮让关羽去镇守荆州,就是最大的一个毛病,关二爷生性傲慢,他看不上东吴,可你来镇守本就要和对方搞好关系。
 
    面对孙权的提亲,关二爷直接回答他的儿子配不上自己的女儿。这番话加重了东吴和蜀国之间的矛盾,也让关羽在自己的傲慢和大意之下丢到了荆州,甚至最后丢掉了自己的性命。让什么人去做什么事,也要看看是否合适。
 
    其实很明显关羽不适合,但诸葛亮也是盲目相信对方的武力值了,可他一个人的武力值能守住整个荆州吗,这当时不行的。如果当时派出的是圆滑善语的将士,说不定也就不会落得这个下场。
 
    在几次失败后,蜀国已经是强弩之末,人员将才青黄不接,老将们也都相继去世。这时候诸葛亮却提出了北伐的打算,这近乎是把整个国家做赌注。而这几次北伐战争均以失败告终,蜀国已经岌岌可危。
 
    兵力受损,国家经济跟不上,诸葛亮也最终迎来了自己的结局,死亡。可他死后没多久,蜀国终究覆灭,走向了历史的尘埃里。当然蜀国被灭当然不是诸葛亮一个人的锅,但纵观全局,明明有很多次可以更改的机会,他却并没有。
 
    诸葛亮的确是一个很伟大的军事家和谋略家,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毕竟他是历史的亲临者。我们站在后人的角度想必都知道,历史是具有局限性的,当今说的这些当初他们未必没有想到,这是种种原因不是最优解罢了。
 
    而毛主席的这番见解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优秀的国家领导,从历史中反思和学习,查漏补缺,以史为鉴。这样才能带领国家蒸蒸日上,走向辉煌。

显示全文
    相关内容推荐


    历史解密最新文章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