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通历史网 > 文化传承 >

作为祭拜时的重要环节,烧纸钱已经流传了上千年了,但为什么会有死后烧纸的习俗呢?

2023-01-03 14:16来源:通历史网
    祭祖在我们中国人的心中是非常重要神圣的仪式,不管是清明节还是中元节,人们为了寄托自己对逝去长辈祖先的思念,都会去祭拜。
 
    关于纸钱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在里面。
 
    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后,名传天下,很多人都想获得这种神奇的造纸术。
 
    其中就包含蔡伦的弟弟蔡莫。他也想学会哥哥的造纸术,为自己赚得万贯家财。
 
    于是他就带着自己的妻子偷看蔡伦造纸的过程,偷学了几天之后,蔡莫觉得自己学的差不多了,就跟妻子尝试去造纸。
 
    结果制造出来的不是洁白光滑的白纸,而是一种又黑又粗糙的草纸。
 
    本以为能凭此发家致富的妻子看到后,急火攻心竟然昏死过去。蔡莫怎么叫也叫不醒她,于是就把妻子放进棺材里准备下葬。
 
    看着眼前那些害死妻子的草纸,蔡莫一气之下把他们都烧了。
 
    一时间黑烟四起,大家都来看发生什么事情了。这时候,蔡莫的妻子竟然从棺材里坐了起来,这可吓坏了蔡莫。
 
    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人死之后要去阴间,自己的丈夫烧的这些纸可以在阴间当钱来使用,丈夫花了钱,自己就被放了回来。
 
    周围的邻居听到后都来买这种能通鬼神的纸了。久而久之,烧纸钱的习俗就诞生了。
 
    如果说古代也有营销学的话,蔡莫妻子的这番表演,无疑是最成功的营销了,一番操作下来,本来没有什么用处的纸,竟然成了畅销品了。
 
    当然,这种说法的可信度并不高。中国自古以来对丧葬仪式就非常看重,陪葬殉葬的习俗自古有之。
 
    在科学知识匮乏的年代,人们向往把自己喜爱的东西带到死后的世界里,尤其是那些大富大贵之人,生前的荣华富贵还没享受够呢,死了之后我得继续享受啊。
 
    于是,古人在死后都会陪葬大量的金银财宝,来供自己死后使用。
 
    从夏商时期开始,王公贵族就会在自己的墓穴中放置很多的陪葬品。
 
    和平年代还好,要是赶上天灾人祸,人人吃不饱,想着法子去赚钱。这就催生了一种新的行当——盗墓贼。
 
    最出名当属为了筹集军费,专门建立盗墓部队的曹操了,现在网络上盛兴的摸金校尉就是从曹操手里诞生的。
 
    越来越多的贵族为了不让自己死后的陵墓被人破坏,往往会在陵墓中设置种种机关,来防备盗墓贼。
 
    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办法总比困难多,再高明的机关也挡不住盗墓人的脚步。所以,后来的王公贵族们开始使用纸钱来替代金银财物,这样就没有什么人惦记了。
 
    当然,寻常老百姓本来就没有多余的财务能够陪葬的,他们从很早以前就开始用烧纸钱的方式来陪葬了。
 
    其实不管是哪种起源,烧纸都是寄托自己哀思,表达孝心的一种形式。
 
    现在每逢清明、中元,我们还是可以看到有人在烧纸。比如清明节的时候,在街角路口我们经常能看到有人会在天黑之后,在地上画个圈,然后在圈里烧纸。
 
    其实这里面的讲究可不少。
 
    清明烧纸,最好还是去亲人坟前当面烧,如果实在抽不开身的话,就可以在路口烧纸。画的这个圈,为的是不让自己烧的纸被孤魂野鬼抢去,这个圈要在对着亲人坟墓的方向留一个口子,好让亲人能够把纸钱拿走。
 
    现在,不管是从防火防灾还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烧纸钱都是不提倡的。表达思念的方式有很多,我们也可以选择更合适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亲人的思念。

显示全文
    相关内容推荐


    文化传承最新文章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