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通历史网 > 历史解密 >

刘邦:你为何情愿自杀也不过乌江?项羽:你以为我真不想走吗?(2)

2017-11-04 19:31来源:通历史网
    项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霸王,关于他的传说汗牛充栋,这其中又以他自刎乌江最为慷慨悲壮,在民间流传也最为广泛。关于他的死有几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是以南宋词人李清照为代表,她在《乌江》中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对项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英雄气概做出高度评价和赞扬;一种是以晚唐诗人杜牧为代表,他在《题乌江亭》中写道:“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认为项羽缺乏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决心,对他自刎乌江的决定作出了惋惜和失望的评价。几千年来这些不同的观念一直在不停地延伸着,那么项羽当年为什么选择了自刎,而不是过江呢?
项羽
    目前流传最为广泛的说法是“羞见江东父老”。据史书记载;项羽战败被刘邦军队追赶至乌江边,江边只有一只小船,船家力劝项羽乘船过江以图东山再起。项羽仰天长笑,说:“天要忘我,我为何还要过江。跟随我征战的八千江东弟子,今无一人生还,就算江东父老不计较并继续拥我为王,可我还有何面目再见江东父老。”便不肯过江,带领少数残部与追上来的刘邦大军作了一次拼死之战,不敌后自刎而死。
 
    还有一种 说法是项羽生性多疑,当时刘邦已到处贴榜文,如有活捉或杀死项羽者,赏黄金千两,官封万户侯。项羽难免怀疑船家说谎骗自,想在江中把自己淹死好去领赏,所以不肯过江。故托以江东父老之言为解。这种说法虽然只是一种推测,但是也在历史上有一定的影响。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项羽所以决然自杀是“为早日消除人民的战争苦难"。例如吴汝煜先生就认为,长期的内战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痛苦,项羽认识到这一点后,产生了尽早结束这场战争的想法。因此他放弃了船家劝他东渡为王的意见,毅然自刎而死。这种把项羽说的非常高尚的说法也有人提出反对,认为项羽是一个很残暴的人,这一点可以找到充分的史料作为依据。《史记》中就记载了项羽在灭秦过程中屠襄城、坑杀20万降卒的行为此外,楚汉战争爆发后,他依旧没有改掉滥杀恶习,“所过多所残灭"。这样的一个人,怎么可能以牺牲自己的方式来消除人民的痛苦?这显然不符合项羽“欲以力征经营天下"的性格特征。
 
    根据史书记载项羽当年曾经坑杀20万秦兵,火烧秦朝宫殿三个月;如此暴虐嗜杀之人,也不太可能为了免除百姓疾苦而至自杀身亡?
 
    从项羽当时撤走的路线来看:长江以南是项羽的执力范围,是他发迹崛起的地方,即使在楚汉战争后期,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尉等依然服从项羽,尤其是南楚临江王共氏,直到项羽死后仍忠于项王,抗拒刘邦。一旦项羽顺利渡江。完全可以重整旗鼓、卷土重来,再一次击败刘邦亦非没有可能之事。项羽从十面埋伏突围之后,直奔江东方向,也正是因为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渡过乌江,何以到了乌江口,却选择了自刎?或许,项羽当时并非是不肯渡过乌江,而是根本没有机会渡江。
 
    让我们来找到项羽真正死亡的地点
 
    《史记》、《汉书》、《楚汉春秋》关于项羽之死的描述,除《项羽本纪》中有“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两处涉及乌江外,其余无一处写到项羽乌江自刎。反倒是明确提到:项羽“身死东城”,“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等。汉王刘邦也是一代枭雄,怎容许项羽渡过乌江,放虎归山?为此,刘邦派遣大将灌婴追杀项羽。项羽突围逃至东城时被汉军再度包围,混战中即被灌婴杀死。而据考证,乌江离东城还有240华里,所以项羽根本没有渡江的机会,更别说是有渡江的机会而不渡江了。所以其实最后的答案随之可以知道:项羽没过乌江不是不肯而是再也没机会不能回去了。本节历史趣闻到此结束,各位看客是否还有其他观点呢?

显示全文
相关内容推荐


历史解密最新文章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