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通历史网 > 风云人物 >

漫长的18天——毛主席最终如何下定决心抗美援朝(3)

2017-11-11 17:06来源:通历史网
    根据当时的情况来判断,毛泽东的这个电报,很有可能是在10月2日下午召开的书记处会议之前起草的,原准备在书记处会议作出出兵决定后发给斯大林。
 
    但在这次会议上,多数人不赞成出兵。毛泽东只能把这份电报搁置下来,而将多数人的意见,通过苏联驻华大使罗申转告斯大林。
 
    在转告斯大林的意见中,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表示:“关于这个问题还没有做出最后决定。”
 
    10月4日下午,在毛泽东主持下,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中南海颐年堂召开了。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陈云、高岗、彭真、董必武、林伯渠、张闻天、彭德怀(中间赶到)。列席会议的有李富春、罗荣桓、林彪、邓小平、饶漱石、薄一波、聂荣臻、邓子恢、杨尚昆、胡乔木。
 
    派志愿军出国同美军作战,对中国来说,是一个牵动全局的大事。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一个新的重大抉择:出兵,或者不出兵。会议一开始,毛泽东首先让大家讲讲出兵的不利情况。与会者各抒己见。多数人不赞成出兵或者对出兵存有种种疑虑。理由主要是中国刚刚结束战争,经济十分困难,亟待恢复;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还没有进行,土匪、特务还没有肃清;我军的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于美军,更没有制空权和制海权;在一些干部和战士中间存在着和平厌战思想;担心战争长期拖下去,我们负担不起等等。听到大家的发言后,毛泽东讲了这样一段话:“你们说的都有理由,但是别人处于国家危急时刻,我们站在旁边看,不论怎样说,心里也难过。”
 
    会议正在进行中间,一个引人注目的人物彭德怀,赶到了会常彭德怀对这个会议毫无思想准备,连会议内容事先都不知道,只是侧耳细听,没有发言。散会后,他来到杨尚昆住处,详细了解了会议情况。
 
    10月5日上午,受毛泽东委托,邓小平将彭德怀从北京饭店约到中南海毛泽东办公室。毛泽东非常清楚,在这个时候彭德怀的态度是很重要的。他俩进行了一次情真意切的谈话。彭德怀表示拥护毛泽东出兵援朝的决策。当毛泽东把挂帅出兵的重任交给彭德怀的时候,彭德怀说:“我服从中央的决定。”毛泽东略带感慨地说:“这我就放心了。现在美军已分路向三八线北冒进,我们要尽快出兵,争取主动。今天下午政治局继续开会,请你摆摆你的看法。”
 
    下午的政治局会议上,仍然有两种意见。在别人发言之后,彭德怀讲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说:“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烂了,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如美军摆在鸭绿江岸和台湾,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会议最后作出决定,由彭德怀率志愿军入朝作战。
 
    从10月2日到5日,中央开了三天会议。会上充分发扬民主,毛泽东尽管有了自己的主张,仍然认真地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让大家把出兵的不利方面和困难方面充分地说出来,然后说服大家。其实,对于打不打的问题,毛泽东也是左思右想,想了很久。他对这件事确实是思之再三,煞费心血的。不是毛泽东好战,问题是美国已经打到我们的国境线上了,不打怎么办?!后来毛泽东对金日成讲起这件事的时候说:“我们虽然摆了五个军在鸭绿江边,可是我们政治局总是定不了,这么一翻,那么一翻,这么一翻,那么一翻,嗯!最后还是决定了。”这是毛泽东对当年中央政治局关于出兵援朝决策过程的一个形象的概括。这是一个何等艰难的决策啊!这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是少有的。
 
    10月8日,在美军已越过三八线大举北进之后,毛泽东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名义,发布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为了援助朝鲜人民解放战争,反对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们的进攻,借以保卫朝鲜人民、中国人民及东方各国人民的利益,着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协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任命彭德怀同志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我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境内,必须对朝鲜人民、朝鲜人民军、朝鲜民主政府、朝鲜劳动党(即共产党)、其他民主党派及朝鲜人民的领袖金日成同志表示友爱和尊重,严格地遵守军事纪律和政治纪律,这是保证完成军事任务的一个极重要的政治基矗”同日,毛泽东将这一历史性的决定电告金日成,并请他派朝鲜政府内务相朴一禹到沈阳,与彭德怀、高岗会商志愿军入朝的有关问题。
 
    8日上午,彭德怀根据毛泽东的命令,立即与高岗率领临时指挥人员飞往沈阳。次日上午,彭、高召集志愿军军以上干部会议,传达中央出兵援朝的决定,要求各部在十天内作好一切出国作战的准备。

显示全文
相关内容推荐


风云人物最新文章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