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通历史网 > 历史朝代 > 清朝 >

清朝原本有自己的文字,在它统治中国期间为什么不用?原因很简单

2017-11-11 17:30来源:通历史网
     一个国家的文明与发展跟它的语言、文字是密切相关的。在五千多年前,埃及的象形文字就出现了,古埃及文明的构成与强盛都离不开其文字的帮助。
 
    可以说,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
文字
    相同的,我国的汉字最早是出现在四千多年前,也是十分古老的文字之一,中华五千年的悠长历史和光辉的文明之所以能经久不衰,在其他三大古文明逐渐式微、消亡时还能屹立于世界之林,靠的就是汉字那千年的影响力和其文化内涵。
 
    最早有关于汉字的神话传说就是仓颉造字,虽然是传说,可是,它一方面也反映出其历史的悠久性。有证据证明最早的汉字就是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字,并且,在殷商的遗址中出土了很多用动物背壳和骨头所刻上去的古怪文字,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甲骨文”。从商代到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并不相同,其文字形形色色,可以说是,都是在闭门造车。
 
    直到公元前二二一年,秦朝一统六国,完成中华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从度量衡到文字、言语、制度都形成了高度的一致,一个高效而又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从此树立了起来。而后,几乎一切朝代沿袭此方式,这对后世的影响及其深远,这也是后人对秦始皇的评价褒贬不一的原因之一。
 
    一方面,他实行的措施为树立中央集权国家成为后世模范,统一国家各个方面,修建长城反抗匈奴侵略。另一方面,他焚书坑儒,骄奢淫逸,不惜动用全国大部分劳动力为自己修建行宫,供自己享乐专用。所以,有人说他是千古一帝,也有人说他是个昏君暴君,可是,不能否定的是,他对汉字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
 
    在经历了唐、宋时期,大量的诗、词都呈现在大众面前,小说也小有进步,汉字在形式,书写,读音等方面也更趋完善,其地位之高几乎不可替代。到了元代,统制者发生了改变,原来是汉人统治汉人,结果变成了蒙古人控制汉人,这也是历史上少有的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成为统制者的例子。
 
    可以说,此时,他们对自己的游牧文明十分自傲,而且,十分迷信武力,不屑于学习汉文明,这导致了许多蒙古底子的官员无法与汉人官员沟通,结果就是,许多政府机构养了一大群翻译官来完成日常沟通。其选举官员也是用血缘关系来确认,不考虑汉人那一套科举制度,这种状况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这也是元朝短命的重要原因之一。

显示全文
相关内容推荐


清朝最新文章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