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也有其不为人知的一面,好比女神也会放屁一样,历史上很多名人也曾做过不少令人极其鄙夷的事情,这并不是什么难以置信的事。只不过他们的名声太大,品行上的缺点被掩盖了而已。这类人很多,无法一一列举,以下六位是相对而言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例子,注:小编在此只对其品行论述,不针对其他,其实各位牛人对人类的贡献,小编还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的,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收藏,也可以分享给你的朋友,小编每天都会更新有趣的历史资料,欢迎拍砖
一、不得不说的:爱迪生
爱迪生最然成就很高,但这人品啊,真是差到人神共愤了。1884年6月,特斯拉来到美国纽约,进入爱迪生公司本部工作。被派去解决一些公司遇到的最困难的问题,他甚至还接受任务,重新设计爱迪生公司的直流发电机。据特斯拉本人讲,爱迪生曾对自己说如果他完成了这项任务,将会得到5万美元(相当于2007年的110万美元)。但当这项任务完成之后,爱迪生却说“你不理解美式幽默”。 特斯拉并没有能拿到这笔钱。特斯拉后出走,1888年5月,特斯拉首次向世人展示了他的交流电电动机,它既简单又灵便,解决了长途送电的问题,极大地降低了用电的费用,深受市民喜爱,但只要特斯拉开发布会,爱迪生就派人去捣乱,在会场里高喊:这东西要爆炸啦。然后在附近办自己的发布会,拿交流电电猫猫狗狗,给人说你看特斯拉的交流电这么一电,狗狗死了,我家直流电这么一电,没事吧,哎你看,没事。直流电就是好,用什么交流电。除了特斯拉,马克沁大名鼎鼎吧,他原来是做气体放电灯的,在一次市政项目投标中和爱迪生进行了直接竞争,于是这梁子又结下了,在米国被逼得走投无路卖掉公司远走欧洲,发明了震惊世界的马克沁机枪……总之一句话,谁敢挡着他发财,他就敢整死你。当然,历史规律不容改变,爱迪生最终依然无法阻挡交流电的普及,气体放电灯的使用
二、毕加索
一方面,他是立体主义创始者、20世纪现代艺术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之一,创作作品近37000件,世界级的艺术大师。另一方面,毕加索的私生活十分混乱,他一生中娶了两位妻子:奥尔嘉与雅克琳。长期情人至少五位:费尔南黛、埃娃、特蕾丝、朵拉、弗朗索瓦丝。逢场作戏的私情那更是不计其数。毕加索一生艳遇无数,大多还是老牛吃嫩草,但这不是重点。朵拉,是一位28岁的女性天才摄影家,她跟54岁的毕加索在一个咖啡馆相遇,并为对方的才华与魅力所吸引。两人在一起后,她被毕加索的粗犷热烈的性欲及偶尔的温情所折服。从此,朵拉也走向了她一生的“毁灭之旅”。《裸体梳妆女》,是毕加索创作过的最为凶暴凄惨的妇女形象,而其原型便是朵拉。他把朵拉打得遍体鳞伤后,然后从眼前的血腥与绝望,找寻他创作的灵感。事实上,从1939年到1940年间,毕加索的画作有超过2/3的比例在画畸形扭曲的女人,而在此期间,朵拉多次被毕加索打得躺在地板上不省人事。毕加索为了完成他的《哭泣的女人》,使尽浑身解数,让朵拉凄厉的号哭。打,骂,羞辱。最终,他得以创作完成这幅画。更可怕的是,毕加索,不是一个专一的男人。他与此同时还勾搭上另一个未成年少女,玛丽。之后的日子里,他经常饶有兴趣地旁观这两个情人争风吃醋,拳打脚踢。当朵拉被玛丽打出满嘴的血,袖手旁观的毕加索更有激情去创作他的巨型油画,来谴责人类斗争的恐怖。。。。恐怖。后来,两人都被毕加索抛弃。然而毕加索神奇的魅力,让两个不幸女人即使在被抛弃后已然不得安生。朵拉的余生一直留在她与毕加索的种种过往中,珍惜毕加索留给她的每一样东西,涂鸦,餐巾……仿佛灵魂脱壳,晚年凄凉。而玛丽曾经为毕加索生过一个女儿,然而由于毕加索是有妇之夫的身份,女儿当时得不到法律的认可(待考证)。毕加索死后,玛丽在自己与毕加索相识的五十周年纪念日,上吊自杀。床头,是一张印有毕加索讣告的旧报。
三、卢梭
功绩:法国思想家、哲学家、政治理论家和作曲家,与伏尔泰、孟德斯鸠合称“法兰西启蒙运动三剑侠”。
德行:虚伪、伪善,抛弃孩子,盗窃
提名欧洲启蒙运动的超级明星,同时也是超级大人渣的--卢梭,卢梭身世比较悲惨。少年时,就被家庭遗弃,到处流浪做临时工谋生。直到卢梭16岁那年,华伦夫人收留包养了他,在包养期间,卢梭还主动出去勾搭了商店老板娘,拉尔纳热夫人等,华伦夫人后来另结新欢,找了新的名叫温赞里德的小男孩做情人。卢梭还是想赖在华伦夫人那里,说,我不介意。华伦夫人则冷冷的回绝了他:可是我介意。从此俩人关系彻底终结,终生再未相见。卢梭的女仆兼情人勒瓦塞也是悲剧,他嫌弃勒瓦塞又丑又庸俗。经常对勒瓦塞呼来喝去的。并且还对别人说,与这个女人在一起只是满足自己的肉体,卢梭也这样对勒瓦塞说,我不会跟你分手,但永远都不会娶你。勒瓦塞还为卢梭生了五个孩子。这些孩子,都在出生后不久,即被卢梭抛弃,同时在和勒瓦塞一起的时候,卢梭依然在社会上,到处追逐其他的女人寻欢作乐,关键是他还不只是在私生活上这么渣,他与伏尔泰,孟德斯鸠,休谟等启蒙阵营里面的其他人关系也可以说得上天雷滚滚,卢梭寄了自己当时写的一本书给伏尔泰,让他评价评价。伏尔泰,对这本书不是很感冒,就没有怎么说恭维的场面话和肉麻话。卢梭暗恨于心,1756年伏尔泰发表长诗《关于里斯本灾难与自然法之诗》,卢梭觉得“报仇”的机会到了,发表了评论“关于天命的通信”,其中极力抨击伏尔泰诗中的“绝望”情绪。接下来,俩人就开始了互喷大戏,根本停不下来。日内瓦剧院失火了,伏尔泰说,那火是卢梭放的,因为他厌恶戏剧文化。而当日内瓦民众发起捐款为伏尔泰塑造铜像时,卢梭则寄去2个法朗,以示嘲笑。伏尔泰最后发了个让卢梭没法接的必杀大招:卢梭你个臭人渣,连亲生的孩子都能扔掉。其他还有很多,篇幅有限,就不在此多说了,卢梭有本《忏悔录》,大家可以去看看,写了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