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通历史网 > 一家之言 >

“搞得比较好”——毛泽东评明成祖朱棣

2023-02-20 14:13来源:通历史网
    1964年5月,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纵论大明历史,在他的眼里,明朝276年历史的16位皇帝中,只有明成祖朱棣可与开国之君太祖朱元璋相媲美,“搞得比较好”,而其他的明朝皇帝都是平庸之辈。
 
    毛泽东对朱棣的评价是准确的。明朝所有可以拿得出手的大事几乎都是朱棣干的:迁都北京,设立内阁制度,下令编撰《永乐大典》,设立奴儿干都司,郑和下西洋……明成祖的文治武功促使明朝社会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开创了著名的“永乐盛世”,他也被后世称为“永乐皇帝”或“永乐大帝”。清朝康熙帝甚至称朱棣时代“远迈汉唐”。
 
    这位明史上少见的杰出帝王,虽然是太祖朱元璋的儿子,但是他并非朱元璋所确立的皇位继承人,他是从他侄子朱允炆的手中夺取皇位的。
 
    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后,鉴于元朝之所以经常发生宫廷政变,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早立太子,因此他一称帝就立长子朱标为皇太子。对于这位太子,朱元璋可谓寄予厚望。他延请名儒宋濂等人为太子之师,希望能将朱标培养成为一代明君。他不但对其日常生活和学习都要过问,甚至经常不顾国事的繁重陪着朱标学习。到太子成年后,他又教育其历练政事。
 
    早在洪武十年,朱元璋就诏令,自今以后一切政事并启太子处分,然后奏闻。对于其他的皇子,朱元璋同样严厉督导,使诸王成年后大都能承其父风,果决干练。不幸的是,太子朱标于公元1392年病故,年仅38岁。这使朱元璋悲痛万分。朱标死后,朱元璋并没有立其他的儿子为太子,而是于当年四月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位继承人,即后来的建文帝。
 
    鉴于当时朱允炆年幼,无力控制庞大的帝国,朱元璋无时无刻不在挂念着皇朝的万年一统。为了给将来的小皇帝铺平道路,防止手下的文武大臣起来造反,他不惜大开杀戒,制造了一系列冤案。朱元璋还鉴于元末农民起义四处爆发而元王朝在各地缺少强有力的藩卫,于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初七日就做了封藩的安排,即把自太子以下的20多个皇子封到各地当藩王。也就在这一天,朱棣便有了燕王的身份。
 
    做完这一切后,朱元璋才对王朝将来的命运稍稍放心了。史载:一天,朱元璋握住孙子朱允炆的手,得意地对他说:“我已经把将来威胁你帝位的人都杀了,而且我还让你的叔叔们在周围给你戍边,一旦中央有事,他们会来勤王的,你可以高枕无忧地做你的皇帝了。”不料,年少的朱允炆却反问了一句:“那我的叔叔们造反,我又该怎么办呢?”朱元璋顿时语塞。朱元璋万万没有想到,他刚死,就爆发了朱棣与朱允炆争夺皇位的“靖难之役”。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四月十七日,出生于当时称作应天府的南京。朱棣出生时,朱元璋与陈友谅正打得不可开交,以至于连给儿子起个名字的工夫都没有。朱棣的生母是谁,居然还是个谜,数百年来一直扑朔迷离。中国古代正妻生的儿子称“嫡子”,非正妻生的儿子称“庶子”。按照封建宗法制度,皇帝死了,皇位要由嫡长子继承;即使嫡长子死得早,如果嫡长子有儿子,也要由嫡长子的嫡长子来继承,其他庶子则不得觊觎。《明史》记载朱棣为马皇后所生,也就是嫡子了。但因朱棣称帝后曾多次修改《明太祖实录》,所以对《明史》的记载,后人一直都有所怀疑。
 
    朱棣长大后就藩北平,娶开国功臣徐达的长女为妻。朱棣善于笼络人心。他做皇帝后曾经说:“我做燕王时,外出田猎,经常到农家去,问候他们的饮食冷暖。用人之道,必须先得其心,然后可以图功。无事之时好好对待他们,他们对你感恩,之后就能为你所用,无不尽力。”因此,术士袁珙、金忠等人聚拢到燕王朱棣身边,为他出谋划策。燕王府护卫张玉、朱能、丘福等八百士卒,能不顾身家性命,为燕王殊死一搏,袭占北平。北平周边的卫戍将士,也敢于倒戈,纷纷归降燕王。
 
    朱棣具有很强的军事才能。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派晋王、燕王出征蒙古。晋王怯懦不敢战,而燕王朱棣则在此役中俘获了北元的太尉乃尔不花。捷报传来,朱元璋非常高兴,说:“扫清沙漠,可就要靠燕王了。”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逝世。由于太子朱标、次子秦王、三子晋王也在此之前去世,此时的朱棣成了皇室中年龄最大的长辈。然而,按照嫡长制的皇位继承顺序,由皇太孙朱允炆继承皇位。这让朱棣很不高兴。刚刚继位的建文皇帝朱允炆,也感觉各位分封在外的皇叔对他是潜在的威胁。建文帝采纳大臣齐泰、黄子澄等的建议而削藩,以免重蹈西汉“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的覆辙。在短短一年内,连削周、湘、齐、代、岷五王,并更换北平行省的行政、军事官员,准备对燕王朱棣下手。
 
    朱棣也深知自己才是此次削藩的主要目标。面对岌岌可危的形势,朱棣没有坐以待毙。他私下里培养了一批死士,还在燕王府里打造兵器。当然,这些举措都十分隐秘。据说他在王宫后苑修建了很大的地下室,圈以高墙,墙下埋着缸瓮,以防止声音传到外面,同时养了许多鸭鹅,用鸭鹅的叫声掩饰打造兵器和操练的声音。
 
    为图燕王,朱允炆令张昺为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掌北平都指挥使司,以谢贵控制北平,另以都督宋忠、徐凯、耿瓛屯兵开平、临清、山海关一带,并调检燕府护卫军士,加强防燕措施。建文元年(1399年)六月,齐泰将燕使邓庸下狱审讯,具得燕王将举兵谋反情状,乃发兵逮燕府官属,并密敕张信逮捕燕王。
 
    张信为燕王旧部,此时遂降燕,朱棣随即为备。七月初五日,北平都指挥使谢贵、布政使张昺命令在城士卒布列于北平九道城门,包围燕王府,要燕王将有罪的官属交出。燕王佯装要把王府“罪官”交付朝廷,邀谢、张二人前往燕王府交割。谢、张二人中计,遂被燕王的护卫擒杀。在谋士姚广孝等人的劝说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举兵起事,公开反叛朝廷。而朝廷也削去朱棣的王位,改称“燕庶人”。
 
    朱元璋当国时,恐权臣篡权,规定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权利。《皇明祖训》中说:“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朱棣以此为理由,指齐泰、黄子澄为奸臣,须加诛讨,并称自己的举动为“靖难”,即靖祸难之意。因此,历史上称这场长达四年之久的朱明皇室内部的夺权战争为“靖难之役”。
 
    朱棣初起兵时,燕军只据北平一隅之地,势小力弱,建文帝则在各方面都占压倒性优势。所以战争初期,建文帝拟以优势兵力,分进合击,将燕军围歼于北平。朱棣采取内线作战,迅速攻取了北平以北的居庸关、怀来、密云,及以东的蓟州、遵化、永平(今河北卢龙)等州县,扫平了北平的外围,排除了后顾之忧。然后集中兵力,从容对付朝廷的问罪之师。
 
    南京明廷经过朱元璋大肆杀戮功臣宿将之后,无将可用,建文帝只好起用年近古稀的幸存老将长兴侯耿炳文为大将军,率13万大军伐燕。建文元年八月,南军至河北滹沱河地区。燕军在中秋夜乘南军不备,突破雄县,尽克南军的先头部队。继而又于滹沱河北岸大败南军的主力部队。建文帝听到耿炳文军败,根据黄子澄的推荐,任命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为大将军,代替了耿炳文。
 
    李景隆本是纨绔子弟,“寡谋而骄,色厉而馁”,没有沙场经验,只会纸上谈兵。建文元年九月,李景隆至德州,收集耿炳文的溃散兵将,并调各路军马,共计50万,进抵河涧驻扎。
 
    朱棣获悉李景隆军中的部署后,笑着说:“兵法有五败,李氏全犯了:政令不修,上下离心;兵将不适北平霜雪气候,粮草不足;不计险易,深入趋利;求胜心切,刚愎自用,但智信不足,仁勇俱无;所部尽是乌合之众,且不团结。”故断定其兵必败无疑。为了引诱南军深入,朱棣做出部署:由姚广孝协助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自己亲率大军去援救被辽东军进攻的永平,并告诫朱高炽说:“李景隆来,只宜坚守,不能出战。”朱棣还撤去了卢沟桥的守兵。
 
    李景隆听说朱棣率军赴援永平,于十月率师直趋北平城下。朱高炽在北平城内严密部署,拼死守卫。李景隆则号令不严,指挥失当,几次攻城,皆被击退。南军都督瞿能曾率千余精骑,杀入张掖门,但后援不至,只好停止进攻。又因李景隆贪功,要瞿能等待大部队一起进攻,错过了破城时机。燕军则因此得到喘息,连夜往城墙上泼水,天冷结冰,南军无法攀城进攻。朱棣解救永平之后,率师直趋大宁,攻破大宁后,合并了宁王朱权的部属及朵颜三卫的军队。朱棣带着这些精兵强将于十一月回师至北平郊外,进逼李景隆军营。燕军内外夹攻,南军不敌,李景隆乘夜率先逃跑,败退至德州。
 
    建文帝为身边大臣所蒙蔽,反而奖励打了败仗的李景隆。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李景隆会同郭英、吴杰等集合兵将60万众,号称百万,进抵白沟河(今河北雄县北)。朱棣闻讯,率兵10万于二十四日南渡白沟河,由西北循河而进,与伏于河侧的南军前锋平安部遭遇。平安及都督瞿能父子奋击,朱棣率部入阵,突遭南军新式火器“一窝蜂”杀伤,史称“人马遇之辄烂”,急收兵北渡。次日,复渡河,与南军主力激战。燕将房宽被平安击败。朱棣见事急,令部将丘福冲南军中坚,不得入,自冲左侧。李景隆见势率精骑绕至朱棣侧后,发起攻击。
 
    朱棣三易战马,矢尽剑折,被阻于堤,即举鞭佯招后骑,李景隆疑有伏兵,不敢进。朱棣子朱高煦率精骑数千赶至,乃得以脱险。日暮,大风骤起,吹折李景隆帅旗,南军阵势始乱。朱棣乘势率精骑绕至南军后,乘风纵火猛攻,大败李景隆,歼灭瞿能父子等部十余万人。郭英西遁,李景隆再次败退德州,燕师乘胜追击。五月,李景隆又从德州逃到济南。朱棣率燕军尾追不舍,于济南打败李景隆率领的立足未稳的十余万众。济南在都督盛庸和山东布政使铁铉的死守下得以保全。朱棣围攻济南三月未下,恐粮道被断,遂回撤北平,盛庸收复德州。
 
    李景隆在几个月的时间内一败再败,建文帝撤免了他的大将军职务,任命盛庸为平燕将军,代替李景隆统兵。建文帝又采纳黄子澄之谋,遣使议和以求缓攻。
 
    建文二年九月,盛庸率兵北伐。十月,至沧州,为燕军所败。十二月,燕军进至山东临清、馆陶、大名、汶上、济宁一带。盛庸率南军于东昌(今山东聊城),严阵以待。燕军屡胜轻敌,被南军大败,朱棣亲信将领张玉战死。朱棣自己也被包围,借朱能援军的接应才得以突围。“燕兵大败,遂北奔”。东昌战役是双方交战以来,南军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
 
    毛泽东在读清人谷应泰所撰《明史纪事本末》时,在仔细对比阅读了白沟河战役和东昌战役后,挥笔评论道:“白沟河大胜之后,宜有此败。”这就是说,朱棣被白沟河战役之胜冲昏了头脑,注定会有东昌战役之失败。无疑,朱棣犯了毛泽东所说的“胜利时骄傲的错误”。
 
    建文三年(1401年)二月,朱棣又率军出击,先后于滹沱河、夹河、真定等地打败南军。接着,又攻下了顺德、广平、大名等地。
 
    战争已经进行了两年的时间,南北交战主要在河北、山东。燕军虽屡战屡胜,但南军兵多势盛,攻不胜攻,燕军所克城邑旋得旋失,不能巩固。能始终据守者,不过北平、保定、永平三府而已。
 
    正在朱棣因进退失据而苦恼之际,南京宫廷里不满建文帝的太监送来了南京城空虚宜直取的情报。朱棣手下谋士也劝朱棣勿攻城邑,越过山东,急趋金陵,金陵势弱无备,必可成功。于是朱棣决定跃过山东,直捣金陵。
 
    建文四年(1402年)正月,燕军进入山东,绕过守卫严密的济南,破东阿、汶上、邹县,直至沛县、徐州,向南直进。燕军已过徐州,山东之南军才南下追截。四月,燕军进抵宿州,与跟踪袭击的南军大战于齐眉山,燕军大败。双方相持于淝河。在这次决战的关键时刻,建文帝受一些臣僚建议的影响,把徐辉祖所率领的军队调回南京,削弱了前线的军事力量。南军粮运又为燕军所阻截,燕军抓住时机,大败南军于灵璧,仅南军将领即俘获达几百人。自此,燕军士气大振,南军益弱。朱棣率军突破淮河防线,渡过淮水,攻下扬州、高邮、通州(今江苏南通)、泰州等要地,兵压长江。
 
    六月初三,燕军自瓜洲渡江,镇江守将降城,朱棣率军直趋金陵。十三日进抵金陵金川门,守卫金川门的李景隆和谷王为朱棣开门后投降。燕王进入京城,文武百官纷纷跪迎道旁,在群臣的拥戴下即皇帝位,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以燕王朱棣的胜利而告终。
 
    在整个战争期间,建文帝多次派人前往朱棣大营,许以割地求和。但朱棣不为所动,口口声声要捉拿“奸臣”,显出咄咄逼人的架势。毛泽东读史至此,批道:“始终以索战犯为词,使南京无法答允。”言下之意,朱棣是有意将矛盾尖锐化,以实现其夺取皇位的野心。
 
    燕王进南京后,宫中起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有的说建文帝于宫中自焚而死;有的说建文帝由地道出逃,落发为僧,云游天下,传说他于正统朝入居宫中,寿年而终;又有一说,建文帝逃至东南亚,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之一就是寻找建文帝朱允炆。朱允炆的真正下落已不可确考,成为明史上的一大悬案。
 
    当上皇帝的朱棣,大肆杀戮曾为建文帝出谋划策及不肯迎附的文臣武将。齐泰、黄子澄、景清等被整族整族地杀掉,“命赤其族,籍其乡,转相扳染,谓之‘瓜蔓抄’,村里为墟”。有“读书种子”之称的方孝孺,被“株连十族”。
 
    倘若南京被攻之时,朱允炆弃城而走,做战略转移,不是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但是方孝孺等人竟无半策以匡时艰,“唯剩一死报君王”。方孝孺以名节自励,一心想以死留名千载,实际上形同愚人。朱棣令其草即位诏不果,威胁道:“你不怕灭了你的九族吗?”哪知方孝孺说:“灭十族又何妨!”结果陪方孝孺去死的亲戚、学生竟达八百余人。毛泽东对这位智谋不足、呆滞有余的书生没有什么好印象。据曾任毛泽东秘书的陈伯达回忆,他有次向毛泽东推荐方孝孺写的《深虑论》,毛泽东面带不悦地说:“他自己的命运怎么样?他自己的命运都虑不到,还谈什么深虑?”
 
    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子夺了自己亲侄子的帝位,登基后镇压反对派株连太广,不能不引起后世的异议。但是他做皇帝后,积极作为,其文治武功得到了后世的褒扬。
 
    朱棣即位之初,对洪武、建文两朝政策进行了某些调整,提出“为治之道在宽猛适中”的原则。他利用科举制及编修书籍等笼络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宣扬儒家思想,选择官吏力求因材而用,为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
 
    明太祖朱元璋时,由于废除了丞相制度,皇帝直接领导六部,事无巨细都要皇帝亲自处理,所以皇帝非常累。明成祖完善了文官制度,在朝廷中逐渐形成了后来内阁制度的雏形。这个内阁制度还被西方国家所效仿,一直延续到现在。
 
    在文化事业上,朱棣加强儒家文化思想的统治,大力扩充国家藏书。永乐元年(1403年)命解缙等人编纂“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技艺之言,各辑为一书,毋厌浩繁”,动用文人儒臣三千余人,辑古今图书八千余种,谓“纂集四库之书,及购天下遗籍,上自古初,迄于当世”。于永乐六年(1408年)编成,共22877卷,装成11095册,定名为《永乐大典》,藏于“文渊阁”中。收录入《永乐大典》的图书,均未删未改,实为对中华文化的一大贡献。
 
    明成祖朱棣注意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认为“家给人足”“斯民小康”是天下治平的根本。他大力发展和完善军事屯田制度和盐商开中则例,保证军粮和边饷的充足供给。派夏原吉治水江南,疏浚吴淞。在中原各地鼓励垦种荒闲田土,实行迁民宽乡,督民耕作,以促进生产。并注意蠲免赈济等措施,防止农民破产,保证了赋役征派。通过这些措施,永乐时“赋入盈羡”,达到有明一代最高峰。
 
    明成祖朱棣很注重开疆拓土,维护国家统一。永乐四年(1406年),朱棣派遣大将朱能出征安南,将安南变成了明朝的一个“省”——交趾。永乐十一年平定思南、思州土司叛乱后,设立贵州布政使司。朱棣还于永乐四年设立哈密卫,并多次派遣陈诚、李达等人赴西域(今新疆),加强了政治、驻军和贸易往来。为加强对乌斯藏(今西藏)地区的控制,朱棣派遣官吏迎番僧入京,给予封赐,尊为帝师。
 
    从永乐三年(1405年)起,朱棣派遣宦官郑和先后六次远航,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跨越了半个地球,使明帝国的声威远播海外。这些航海行动,比欧洲地理大发现的远航早了半个多世纪。
 
    在北方,明成祖朱棣放弃了明太祖的战略防御政策,采取主动进攻,先后在永乐八年、十二年、二十年、二十一年、二十二年五次出征漠北。为了配合出征漠北的军事行动,朱棣逐渐将其统治的重心由南京逐步转移到北京。
 
    永乐元年(1403年)年,朱棣将北平城改称“北京”,并且在北京设立“行部”——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司的一个中枢机构雏形。永乐七年(1409年)、十三年(1415年),朱棣两次北巡,在北京共停留了四年多的时间。其间,北京城的修建陆续进行,而连通南、北二京的大运河也得到疏浚。永乐十四年(1416年),朱棣决定迁都,并营建新都。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初一,朱棣在新建成的奉天殿中接受群臣朝贺,标志着明朝正式迁都北京。
 
    在明成祖统治下,中华帝国幅员之广超越汉唐,受朝命而入贡者几达三十国,可谓武功赫赫,威震殊俗。
 
    总之,明成祖朱棣的雄才大略不减其父朱元璋,所以毛泽东称赞朱元璋、朱棣父子“搞得比较好”,同属于大有作为的皇帝。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朱棣卒于榆木川(今内蒙古多伦西北)的行军营中,时年65岁。同年九月,继位的洪熙皇帝谥朱棣为文皇帝,庙号太宗。一百多年后,嘉靖皇帝将朱棣尊为“成祖”。

显示全文
    相关内容推荐


    一家之言最新文章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