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历来就讲究一个“吃”字。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走的,什么奇的、怪的菜肴中国人的餐桌上都曾出现过。那最“残忍”的菜肴你知道吗?
现在网络上曾流传过十大禁菜,分别有龙须凤爪、醉虾、烤鸭掌、浇驴肉、脆鹅肠、铁板甲鱼、 风干鸡、三吱儿、猴头、炭烤乳羊等。其中最残忍的还属“三吱儿”,据说其主菜是刚出生的活老鼠,食客用烧红的铁头筷子夹住活老鼠,它会“吱儿”的叫一声,这是第一吱儿。后来再用它沾上调味料时,又会“吱儿”一声,这是第二吱儿。当食用者把小老鼠放入口中时,鼠发出最后一“吱儿”。
![]()
想想有没有起鸡皮疙瘩?论残忍,清代四大残忍菜肴也不遑多让。
菜肴一:猪背肉
没见过猪跑,总吃过猪肉吧,猪肉应该是今天最常见的肉类,“弱肉强食”,吃猪肉有何残忍的?
这清代的猪背肉做法很“讲究”,据说“其法闭豕于室,屠者数人,各持一竿,追而抶之。豕负痛,必叫号奔走,走愈亟,挞愈甚”。
等到猪力竭力仆地,不能动弹时,才割取其背肉一块。据说这猪因背受鞭打,会以全力护痛,全部精华皆萃于背脊处,那些余下的肉则会腥恶失味,丢弃不用。
菜肴二:烹鹅掌
现在鸭掌、鹅掌都是及其常见的吃食,清代的烹鹅掌却比今天的鹅掌没有“鹅道”得多。
将鹅赶进大铁笼,其笼底放置有炽热的炭火,笼旁盛有调制好的酱汁。待铁笼底灼红,鹅在笼内环走,不胜掌痛,需要不时饮酱汁自救。等到鹅被活活热死后,“则全身脂膏,萃于两掌,厚可数寸,而余肉悉不甚食矣”。
菜肴三:食驼峰
选取壮健骆驼,缚在立柱,然后,以滚烫的热汤浇在骆驼的背上。“立死,精华皆在一峰,而全驼可弃”。
菜肴四:吸猴脑
动物脑髓今天也有很多人爱吃,清代的吸猴脑却让人有点毛骨悚然。
首先要挑选俊俏只的猴,还要给它穿上锦衣。先在方桌上挖一圆孔,恰好容下猴头,再用木柱固定,使它不能进退脱逸。之后又剃去猴头顶毛,刮去颅皮。
“猴不胜痛楚,叫号声极哀。然后以沸汤灌其项,用铁椎击破颅骨,诸客各以银勺入猴首中,探其脑吸之,每客所吸,不过二三勺而已”。
这些菜肴你觉得残忍吗?当然这些比起特殊时期的“两脚羊”论残忍程度还是要差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