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通历史网 > 历史人物 > 清朝人物 >

大家都知道民国四公子,当年大名鼎鼎的京城三恶少现在却鲜有人知

2017-11-18 20:15来源:通历史网
    “民国四公子”的称呼,大家也许不陌生,“京城四少”的名头,大家也应该听说过,分别代表着民国时期以及现在的名门公子状况,那么“京城三恶少”,又有多少同学知道呢?
 
    “京城三恶少”是清末时期出了名的官二代,家世的优越是他们最大的资本,犹如许多的纨绔子弟般,他们可以尽情挥霍,尽情炫耀,低调不是他们的作风,退让不是他们的性格,要的就是猖狂于放肆,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他们并没有在这条路上死撑到底,最后都浪子回头了,成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人。
 
    岑春煊(1861—1933)
 
    岑春煊,字云阶,号炯堂老人,广西西林人,清朝最后一任四川总督。
岑春煊
    岑春煊出身显赫,祖上是广西世袭土官,父亲是云贵总督岑毓英,少年时期老爹就把他送到了北京学习,当时的他还是一个纨绔子弟。有关记载说他,“自负门第才望,不可一世,黄金结客,车马盈门”,显然就是一个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形象。
 
    1885年,岑春煊考中举人,之后任职了光禄寺少卿、太仆寺少卿等职。甲午战争时期,岑春煊一改先前的纨绔习气,前往前线,维新变法时期,他又大力支持推广变法,还和康有为等人筹议成立了桂林圣学会,宣传变法。这期间,他受到光绪皇帝的赏识,被提拔为广东布政使,不久后,调任为甘肃布政使。在任期间,他弹劾了两广总督谭钟麟的不作为,谭钟麟最终被免职。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岑春煊积极入京勤王,护送慈禧太后和光绪帝顺利来到西安,之后慈禧太后对他印象深刻,提拔他为陕西巡抚,第二年又调任了他为山西巡抚,任职期间,岑春煊创办山西大学堂。1902年,岑春煊改任为广东巡抚,后又被派往成都署理四川总督,平定了当地的暴乱。之后,为平息广西土匪,他又被任命为两广总督。在两广,岑春煊大力惩办了大批贪官污吏,当时污吏渎职者多达1400多位,“上自抚院,下至典史,无皆不有”,他的“官屠”之名也就此打响。在两广期间,岑春煊还兴建了各种新式学堂,推广军事改革,卓有成效,与时任直隶总督的袁世凯并称“南岑北袁”。
 
    1906年,岑春煊创立了清末影响最大的立宪团体,预备立宪公会,积极支持清政府立宪。1907年,岑春煊与军机大臣瞿鸿禨等发起“丁未政潮”,弹劾庆亲王奕劻、袁世凯未能成功梵呗辞去职务,只得留居上海。1911年,岑春煊被任命为四川总督,但未能就任。民国成立后,岑春煊拥护革命,之后出任了粤汉川铁路督办、各省讨袁军大元帅等职,等到二次革命失败,岑春煊流亡到南洋,直到1916年,被时任广西都督的陆荣廷迎接回上海,之后就任了护国军都司令。当年,他还和梁启超等在广东肇庆成立军务院,出任副抚军长,代行抚军长职务。护国运动中积极出力外,护法运动中,岑春煊也是不甘于人后,1918年,岑春煊还出任了广东护法军政府主席总裁,实际成为了军政府的头号人物,西南军阀的代理人。
 
    1920年,风雨飘摇中的军政府解散,岑春煊的政治生涯也就此告终,离粤后他回到上海,就此过期隐居生活。1933年,岑春煊因病在上海去世。
 
    劳子乔
 
    劳子乔是江宁提学使劳乃宣的儿子,有关他的生平记载较少,除了一个“京城三恶少”名头外,只知道他后来做过清廷的御史。
 
    劳乃宣倒是个名人,他曾经支持过张勋复辟,反对过义和团,还当过袁世凯内阁的学部副大臣,而且还是京师大学堂的总监督、浙江大学堂总理。

相关内容推荐


清朝人物最新文章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