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灿烂辉煌的历史里,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战功赫赫的将领,比如大家熟悉的名将白起、项羽、卫青、霍去病等人。这些将领率领大军,气吞山河,所到地处,敌军闻风丧胆,于是这些人有了一个新的称呼,“战神”或者“常胜将军”。今天笔者给大家介绍这样一位将领,他曾是皇帝身边的一个小随处,但此人曾仅率领七千人就占领了30多座城,这个人就是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陈庆之。
![]()
可能大家对这个陈庆之不太熟悉,但是他竟然是古代史中最厉害的将领之一,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常胜将军。陈庆之是文官出生,没有强悍的身体,却在战场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独到陈庆之的传记时,不禁感慨道,“再读此传,为之神往。”
常言道,英雄莫问出处,但陈庆之的出生确实有点低下,他是南齐宜兴寒门庶族。在古代等级森严的时候,这样的出生无疑要把他上升的通道彻底堵死了。年少的陈庆之似乎啥也不会,射箭找不到靶子,骑马也不是他所擅长的,身体素质也很一般。
好在陈庆之有了一个绝技,擅长下围棋,这赢得了南齐萧衍的重视。萧衍是皇族,陈庆之成为了萧衍的重要棋友之一,这个萧衍就是后来的南梁的开国皇帝。有时候自己到底有多大能力,可能自己都不知道,陈庆之需要一个机会。
公元525年,走投无路的北魏徐州刺史请求归降南梁,萧衍决定让陈庆之去徐州受降,这是陈庆之第一次跟军队有了联系。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公元529年,北魏内乱,势力弱者北魏皇族元颢请求萧衍给予帮助,结果再次将陈庆之送上了战场。
陈庆之的职责主要是将元颢送到洛阳称帝,但元颢胆子小,没走多远就不愿意再前进了,结果陈庆之成了北伐的将领。陈庆之经过了140多天的攻伐,他仅率领了7000名士兵,粉碎了数次敌人大规模的围剿,消灭以骑兵著称的鲜卑精锐,这不能不说是军事史上的一次奇迹。可惜此时的萧衍痴迷于佛教,不思进取,痛失了统一南北的绝佳机会。
大同五年(公元539年)十月,陈庆之病逝,时年五十六岁。“陈庆之有将略,战胜攻取,盖颇、牧、卫、霍之亚欤。庆之警悟,早侍高祖,既预旧恩,加之谨肃,蝉冕组佩,亦一世之荣矣!”
|
公元559年,高洋临终前恳求弟弟:千万别动他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