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天龙八部》的都知道,萧峰一世英雄,不但在中原混的好(丐帮帮主+江湖一哥)回到自己老家辽国也风光无限,被封为南院大王,这个官名一听就很厉害,但究竟这是一个什么职位呢?
南院大王是辽官名,属北面官系,掌契丹六院部兵马(五院部和六院部构成了契丹迭刺部)后来两部门分为两大王院,称北大王院与南大王院,而南院大王就是北部六部的老大,下设有南大王院知事、南院太师、南院太保、南院司徒、南院司空等,堪称天下兵马大元帅级别的官职
所以,我们的萧大侠实在是厉害。历史上,能够胜任这一职位的,倒也不少,其中最为知名的就是辽国大将耶律斜珍,与他同时代斗个不停的猛人,则是宋朝太祖、太宗两任皇帝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个堪称冷兵器时代最为赫赫有名的辽国上将吧!
契丹的崛起——北汉卖国求荣
契丹早于宋朝建国多年,政治制度,经济文化军事方面汉化程度很高。在其间出现几个军事才能突出的将领如耶律休哥和耶律斜珍,都是一代名将
再加上其本身就是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家,民风彪悍,擅用骑兵,在机动力和进攻方面相当犀利。而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轸可以说是这些优秀将领中比较突出的两个了。在研习汉人兵法的同时将心得融汇于实践练兵之中,对宋朝战争中捷报频传,因此成就这两人的赫赫军功
自五代十国自石敬塘建立北汉并向辽国进献燕云十六州并称臣,中原汉族政权便再也没有机会和北方游牧民族政权一争高下,处于恐怖的高压之下,宋太宗有意收复失地却也因刚愎自用而止步不前,长达四十余年的战争最终以澶渊之盟的签订,宋朝向辽国纳贡进岁币而止
游牧民族尤其擅长骑兵作战,精良的战马、游牧民族天生的马上功夫,造就了这样一只强大的部队
耶律斜珍生平——抗北宋,擒杨业
第一次宋辽之间的大战是起于宋朝伐北汉,当时北汉已称臣辽国多年,自为儿皇帝,视辽国为父皇帝。因此,辽国兴兵救援,却因失误轻敌而被宋军大败,即将全军崩溃之时,耶律斜珍引兵救援,成功阻挠了宋朝的进攻
其后,他又多次引兵对抗宋朝。并一直延续至宋真宗签订澶渊之盟
他一生的光辉战绩数不胜数,但有一件却足以让无数人铭记于心,那就是赫赫有名的杨家将杨令公便是为他所俘
而他跟杨业之间,说起来还有些渊源
杨业本是北汉猛将,后北汉被宋所灭,皇帝投降但杨业却忠勇不投降,太宗爱才,遂使北汉降帝前往招抚,忠心耿耿的杨业眼见皇帝已然投降,遂为宋朝所用
杨业读书不多,但忠烈武勇,甚有智谋。北汉建立后,年仅弱冠的杨业即追随北汉世祖刘崇,任保卫指挥使,以骁勇远近闻名。后屡立战功,迁升建雄军节度使,国人号为"无敌"。
降宋后,杨业被授右领军卫大将军。累迁代州刺史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
公元980年,杨业在雁门关大破辽军,威震契丹。986年,随军北伐却遭遇大败。太宗下令全线撤军,杨业在狼牙村中伏大败,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于陈家谷力战被擒。
耶律斜珍便是此次伏击的导演,他先行佯装败退,引杨业部追击,遂于包围圈中将其层层围住,并最终生擒杨业
耶律斜珍爱才,意图劝降杨业。杨业无限悲愤,为表白忠心,绝食三日而死。其死后,宋朝追赠太尉、大同军节度使
不得不说的萧太后
萧绰作为历史上少有的少数民族女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她摄政期间,辽国进入全盛时期。景宗驾崩后,年轻的圣宗即位,萧太后摄政。太宗以圣宗年幼及母后摄政,遂引兵亲征,兵分三路却全线被击退,萧太后也因此名声大振,耶律斜珍也不负名将之名
而后,耶律斜珍于999年死去,公元1004年,萧太后引兵伐宋,一路势如破竹直取南宋开封门户澶渊,而后一件堪称政治谈判典范的事件在萧太后的布局下发生
本来一路高歌猛进的辽军因长途跋涉早已疲惫不堪,而辽军先锋大将萧挞凛督战时不幸头部中箭当晚便死去,此事极大的打击了辽军的士气,但萧太后利用宋真宗急于求和的心理,不失时机的进行政治活动,从宋朝内部打通了局面,并促成了最终的澶渊之盟
而后,宋辽两国百年间无战事,双方互通商贸活动频繁,但是宋朝却一直处在弱势地位,每年需向辽国进岁币,纳布绢。直至辽国为金国所灭
作为历史上数不胜数的摄政太后,萧绰的表现可谓是可圈可点,而且圣宗成年后便宣布不再摄政,归政于皇帝,此等气魄也数绝无仅有
终辽一代,名将如云,但耶律斜珍足以排入前三;明君不少,但萧太后绝对算得上名列前茅
江山代有才人出,当我们沉浸在武侠小说中南院大王萧峰的盖世英豪气之时,是否应该回过头来打开卷帙浩繁的史书,去看看这些历史上真正的英雄豪杰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