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通历史网 > 历史解密 >

为何中国历史上总是南北对立多,东西分裂少?

2018-01-14 10:40来源:通历史网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是中国五千年历史的必然规律。说到分裂我们会想到春秋战国、三足鼎立、五代十国等耳熟能详的历史时期,纵观历史进程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形势多为南北对峙而少见东西分立,反观西方世界东西对立屡见不鲜上世纪冷战时期的东西对峙更是影响深远,为什么我国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今天就来探寻一下其中的奥秘。
中国历史
    盘点: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东西对峙
 
    中国历史上不是没有过东西部对峙的时期。战国自秦国崛起后天下形势就变成了秦国与山东六国东西对峙的局面,占据西部八百里秦川和天府之国巴蜀的秦国经过六世君王臣民的奋争终于横扫六国一统天下,此对峙过程将近百年,这算是中国全国范围东西对峙最长一次。
 
    后来在南方或北方部分地区上演过一些短暂的东西对峙,如三国时南方吴蜀对立,期间两者经历一次夷陵大战但因双方战略思想所致得以结盟共存。又如南北朝时期北魏曾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和西魏不久则又为北齐和北周,最终西部的北周灭掉北齐,奠定了后来隋朝统一天下的基础。此后天下便少见长时间持续的东西对峙,如果有其结果不是西部势力超强统一全国便是西部割据势力被东部强势政权所剿灭,前者如楚汉战争、唐初统一战争,后者如多个大分裂时期割据关中、川蜀的短命政权等。
 
    中国南北方的综合差异要远大于东西部
 
    中国历史上有句俗话“南人乘舟,北人乘马”,这是在交通上南北方的差异;古时北方人以面食为主食,而南方则拿稻米当饭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说到底这是气候地理环境上的差异,北方四季分明冬冷夏热,而南方则多雨高温。由此可见南北方自然环境和人文生活环境上显著的差异。而反观东西部间则没有如南北方这样明显的差异,例如西部关中与中原本质上均属于北方,不但自然环境近似,而且人文差异也很小但若与秦岭南边的川蜀相比可以说是南辕北辙。同纬度东西部相近的自然人文情况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分裂时期的天下大势,所以中国历史上时间较长的分裂是南北对峙模式,在南北对峙过程中善于骑射的北方势力南下过程中经常发生不习惯南方的水土的情况再加上补给线过长往往功亏一篑,而南方势力主动北上则往往敌不过北方的铁骑兵团,最好的办法就是凭险而守,这样一来南北两头谁也不能彻底击败对方长期的对峙就这样形成。
 
    东西部之间没有足以隔绝交通的天堑
 
    总览历次南北对峙,一些东西走向的河流、山脉在这里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尤其是长江成为了许多北方政权尤其是不善水战的少数民族政权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而横亘在黄土高原和四川盆地间的秦岭更是成为割据川蜀政权的天然屏障。由于南北方之间存在着诸多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北方南下或因不习水战,或因战线过长往往未能成功,而南方政权则可凭借长江天下进退自如,至少可以划江而治,所以形成了多次南北对峙局面。而东西部之间则没有这般地利。中国境内本来就罕见南北走向的河流,而仅有的南北走向太行山、巫山等山脉其险峻远不如难于上青天的秦岭。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白起廉颇王翦等名将在太行八径之间反复争夺,南方的巫山更是由于长江的经过,其战略阻遏能力大打折扣。东西部间没有像长江、秦岭这样的天然屏障,自然也就没有产生长期对峙所必要的地理条件,即使偶然间出现过其结果无一例外是东部被西部统一,如秦统一六国、北周灭北齐。
 
    天下向一的强大历史惯性决定对峙不能长久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许多次统一天下的战争,从其进攻起始方向上看,多由北向南或自西向东。而由南向北的成功案例严格来说仅有明朝一例,至于自东向西的统一成功案例则从未有过。由此可以看出从西、北两个方向发起的战事更容易成功。其中缘故与中国的地理形势密不可分,由西北向东南进攻首先占了居高临下的优势,西部地势复杂多险关要隘,东部地区则多为一马平川的大河平原。占据了西部的那一方拥有巨大的地理优势在战争中可以快速推进。西部势力由于拥有更大的骑兵优势更容易击败东部以步兵为主的军队。如秦始皇灭六国、唐统一天下均是这样,而且一旦某个政权拥有了关中和巴蜀这两个战略基地就无形中对东南方构成了一个巨大钳形攻势,必将统一天下,如西晋灭东吴、隋灭陈等。这种强大的历史惯性不断在中国历史上反复重演。
 
    总览古今,无论是东西对峙还是南北并立,中原都是一个绕不开的关键,而关中、川蜀、燕云、江东这四个战略发展基地则更是对一个政权意义深远,任有其一便可割据一方,有其二则可占据半壁江山,如宋朝没有夺取燕云地区,在日后对辽金的战事中始终没能占据主动,而那些大一统的王朝无一不是牢牢掌握了这几个战略要地从而获得长治久安。

显示全文
    相关内容推荐


    历史解密最新文章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