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通历史网 > 文史知识 > 传统文化 >

“色即是空”到底是什么意思?

2022-08-12 16:25来源:通历史网
    中文里面有很多佛教、道教名句,大家都很熟悉,但都是一知半解,今天,老冯和你一起,破解一些中文名句的深意,一起长见识。
 
    名句解析一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个中文名句,在中国可以说是无人不知,但是,却有很多人并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意思。
色即是空
    很多人把“色即是空”的“色”字,误解为“女色”,其实原本并不是那样,佛经的“色”字,指的是“世间万物”的意思。
 
    其实,“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出自于佛教经典《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
 
    《心经》是什么鬼呢?
 
    其实,我们没必要把佛经看得太神秘,《心经》的本质,其实就是佛祖释伽牟尼讲的一堂课,他的弟子做了课堂笔记,这个课堂笔记后来经人整理出版,起名叫《心经》,其中,最有名的一句是这样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注意,这里的“舍利子”,并不是指高僧烧化的骨头,而是一个人名,是当时佛祖的一个弟子,他叫“舍利子”,也叫“舍利弗尊者”,释伽牟尼的这段话,翻译成现代中文是这个意思:
 
    “舍利子(人名)呀,我告诉你啊,世间万物的本质,都是空的、虚幻的、不真实的,有就是无,无就是有,人的感觉、思想、行为、意识,也都是空的、虚妄的、不真实的。”
 
    这个才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在《心经》里的本意,这里的“色”,指的是世间万物,并不是特指“女色”。
 
    不过,后来很多人把这个“色”字,误读为“女色”,这虽然不是佛经的本意,但其实硬套上去,也是成立的,因为依据佛学的教义,女色和世界万物一样,也是虚幻的,也只是幻觉而已。
 
    从佛教看来,美女的本质就是一堆碳水、脂肪、蛋白质的临时组合,而这些东西的本质,就是泥土,人体就是泥土造化而成的,她从泥土中来,最终回到泥土中去,本质上就是一堆泥巴,你说她有体香,但是隔着肚皮,里面就是一堆屎,你说她漂亮,但是她会老,老了不堪入目,你说她音容笑貌可爱,但是她的脑壳里充满了自私、势利、蛮不讲理和不忠。
 
    当然了,反过来说,从女性看来,帅哥的本质,也是如此。
 
    所以佛教认为:迷恋一个异性,是一件蠢事,这叫“无明”,也就是说啊,你没有看明白世间事物的本质,犯糊涂了。学佛的本质就是改造自己的世界观,要达到一种效果:每次你看到一个美女,就像看到一堆烂泥巴一样,你算是悟道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把“色即是空”解释成“异性是泡影”,虽然这并不是佛经的本意,但从佛学的教义看,也不算错。
 
    名句解析二
 
    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老子《道德经》里面的名句,很多朋友对这句话耳熟能详,但是,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通俗易懂地解释,它的意思是这样的:
 
    “宇宙的真理,你一旦用语言文字描述了,因为语言文字具有局限性,所以,必然会偏离真理的本义,一定会扭曲真理的原貌,所以,人类无法用语言文字绝对准确地描述宇宙真理,只能靠人在修行的过程中,不断地悟。同理,宇宙中的事物,一旦你用语言文字去描述,那么,也必然会扭曲事物原本的面貌,所以,人类用语言文字,也无法绝对准确地描述一个事物。”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名言,通俗易懂地解释,就是这个意思。
 
    举个例子:我们说“太阳从东边升起”,这是真理,但是当我们这样描述的时候,我们已经扭曲了真理本身,因为从宇宙大视野看来,根本不存在什么“东边”、“西边”,太阳也没有“升起”这个动作,实际上,是地球绕着太阳跑,给地球上的人类,造成了“太阳从东边升起”的错觉,人类用语言描述真理,结果扭曲了真理,这就是“道可道,非常道”。
 
    再举个例子:“春华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这是众所周知的自然规律、宇宙真理,但是当你用语言文字描述这个真理的时候,你其实已经在扭曲真理了,为什么?因为人类今天已经可以利用温室栽培技术,干预植物的生长时期,可以使植物在不同的季节里开花结果,所以说“春华秋实”是真理,但不是绝对的真理,你尝试用语言文字描述真理,就会失真,所以说:“道可道,非常道”。
 
    再举个例子说:“椅子是用来坐的”,这是我们对“椅子”的定义,但是当我们用语言文字来定义椅子的时候,我们事实上已经在扭曲它了,因为椅子不但是用来“坐”的,椅子在极端时刻,也可以用来打人,紧急时还可以拆了烧火,换灯泡的时候,椅子还可以用来垫高,等等各种情形,所以人类对椅子本身的定义,也不是绝对准确的,只是一个苟且的定义而已,这就是“名可名,非常名”。
 
    最后一个例子:“鸦片是毒品”,这是我们给“鸦片”的定义,但是当我们定义它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扭曲了它,事实上鸦片不但是毒品,鸦片也是止痛药,而且是非常好的止痛药,直至今日,鸦片类止痛药在医疗界,仍然广泛应用,这就是《道德经》说的“名可名,非常名”。
 
    说到最后我们要注意:今天说的,只是对老子《道德经》的其中一种解释,可能还有不同的解读,欢迎网友补充。
 
    名句解析三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六祖惠能的名句。
 
    “六祖惠能”是谁呢?答案是:他是唐代的高僧,广东新兴人,是佛教“禅宗”的一代宗师。
 
    广东韶关南华寺保存的六祖惠能的真身
 
    惠能的这首诗,我们都很熟悉,但是,很多朋友其实并没读懂:它到底是什么意思?
 
    其实,这首诗背后,完整的历史故事是这样的:
 
    当时有个高僧,法号叫“神秀”,他写了一首诗,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神秀的意思是说:“我们出家人的身体,就好比当年佛祖成佛处的那棵菩提树,我们出家人的心,就好比一座明亮的镜台,尘世太肮脏,总有各种杂念,污染菩提树和镜台,所以我们出家人啊,要随时随地,注意排除尘世各种杂念对我们思想的干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专注于修行,早日悟道成佛。”
 
    然而,惠能认为,神秀的诗表明他修行太浅,没有彻底弄明白佛教的道理,所以惠能写了一首诗来点评神秀的诗,惠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惠能的意思是:“当年佛祖成佛处的那棵菩提树,是虚幻的,明亮的镜台,也是虚幻的,整个宇宙的本质,都是虚幻的,所有的物质,都是幻象,都是人的脑子想象出来的,这个世界的本质,就是一无所有,不存在任何地方被尘埃污染的可能,因为就连尘埃本身,也是虚幻的,所以,我们真正的出家人,根本不需要担心被所谓的尘世杂念污染思想,只要我们时刻认清:尘世也是虚幻的,那就可以做到专心修行了。”
 
    这就是惠能这首著名的诗歌的意思。
 
    打个比方说,神秀看到一个美女,他仍然会心动,但他知道及时提醒自己:不要动心,要注意修行。但是惠能见到一个美女,就如同见到一堆烂泥一样,已经没有任何感觉了,惠能对本质看得更透,比神秀高出几个境界,所以惠能更厉害。
 
    惠能的这首诗,非常出名,千百年以来,启迪了许许多多的出家人,惠能之所以成为禅宗的一代宗师,绝非浪得虚名的。
 
    名句解析四
 
    般若波罗蜜
 
    我们中国人对“般若波罗蜜”这个短语,也是非常熟悉,然而,很多人也不能解释它的真正意思。
 
    答案是这样的:
 
    “般若波罗蜜”其实是一个简称,它的全称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多”,这句话完全是一个梵语音译,梵语转拉丁是这样写的:Mahā-Praj?ā-pāramitā,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其中:
 
    摩诃:是“大”的意思。
 
    般若:是“智慧”的意思。
 
    波罗蜜多:是“到达彼岸”的意思。
 
    所谓“到达彼岸”,说穿了,就是佛教所说的“解脱”、“悟道”、“成佛”的意思。
 
    所以,“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修行最高智慧,抵达解脱悟道的彼岸”,是这个意思。
 
    再翻译得时髦一点,就是说:“通过改变世界观,把自己的脑袋完全洗一遍,从此成为一个全新的人”,大概是这个意思。
 
    名句解析五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这句很出名的话,是出自《金刚经》。
 
    《金刚经》是什么鬼?
 
    佛经记载,《金刚经》记录的是佛祖释伽牟尼给他一位名叫“须菩提”的弟子讲课的内容,简单地说,是一本讲义,课堂记录,包含课堂问答。简单通俗地说,是这么回事。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这句完整的原文是这样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翻译成中文,是这个意思:“你在世界上看到的一切随缘生灭的事物,都是梦幻,都是泡影,都是不真实的,就像露珠一样,也像闪电一样,随缘瞬间集合产生,然后很快解散消失不见,你这样去理解你所看到的一切,那就对了。”
 
    佛祖这话是什么意思呢?举例说,你赚了2000万,一辈子花完1000万,留给儿子1000万,你认为你留给儿子1000万,但其实这是一个梦幻,是一个泡影,是一滴露珠,是一记闪电,为何这么说呢?因为假设你没有留下1000万,儿子艰苦奋斗,靠他自己,也能赚1000万。相反,你给儿子留了1000万,他反而失去斗志,没有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他就守着你这1000万,而且往往还投资理财亏光了,所以你留1000万和没留1000万,往往最终的效果是一样的。
 
    当然了,这种事虽然常见,但也不绝对准确,这个例子举得可能不够好,但是足以说明佛祖给世人讲的这个道理。
 
    名句解析六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句话,大家也很熟悉,它也是出自《金刚经》,原文是这样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翻译成现代中文,是这个意思:“你在世间看到的一切事物的样子,都是不真实的,都是幻影,都是虚幻的,都是人想象出来的,如果你修炼到无论看到什么,都条件反射地自我提醒:这是幻象。那么,恭喜你,你离真理不远了。”
 
    佛祖这话又是什么意思呢?
 
    举例说啊,你认识一个让你心动的异性,你马上就想到,我好想和这个异性一起睡觉,一起干这个,一起干那个,好好玩啊,如果你这样想,那就说明你是一个俗人,俗人的下场,就是不可避免地遭受很多的痛苦。迟早的事。
 
    但是,你认识一个异性,你立马想到:这是一个大自然造化出来的基因,摄取泥土元素,造化成一个“可爱人儿”模样,企图诱发我体内基因的繁衍本能,因此驱使我把我的遗传信息和TA的遗传信息结合,以使基因实现它企图无限复制下去的本能,而基因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会向我的脑袋发出一个美其名曰“爱情”的奴役信号,就是为了将我驱向深渊,使我为了一时的爽,而承受长远的代价,因此,这一切都是幻象,是一个坑。这样想,你就开悟了。

显示全文
    相关内容推荐


    传统文化最新文章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