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中国远征军在发动松山战役的时候,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中国少年,本该快乐地享受童年时光,却因为日军的侵略使得家破人亡,为了祖国的未来与中华民族的大业。他们背上沉重的枪支,踏上了保卫国家的征程,迎着炮火勇敢冲锋。
![]()
在这群少年英雄中,有一个9岁小孩在战场上被日军俘虏,当日寇问他想要怎么死,答曰:我已经死了。这句话一出让日军感到极为震撼,仅仅只有九岁的孩童为了自己国家和军人的气节,面对敌人不卑不亢,英勇赴死。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向东北驻地北大营发起进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当时由于蒋介石集团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认为首要任务是要消灭共产党,这也导致在短短的几个月中,东北三省被日军占领。
1935年,日本侵略者制造了华北事变,向国民党政府提出“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面对如此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人局部形成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1935年8月1日,中国驻共产国际代表草拟《告全体同胞书》并在10月1日在《救国报》上发言,这份宣言强调了建立包括上层在内的统一战线,提出了全中国统一的国防政府组织、全中国统一的抗日联军等主张。
1935年12月9日,在中共地下组织的领导下,北京学生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游行,要求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但国民党当局立即对一二九运动进行了镇压。
可是中国人民抗日热情是镇压不下去的,爱国学生和团体们自己组织到群众中去宣传抗日知识并举行游行示威活动,形成了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的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随后在1936年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张学良等国民党爱国将领扣留了蒋介石,爆发了西安事变。后来西安事变圆满解决,国共合作达成共识,国内和平初步实现。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最终国共两党宣布共同抗日,为早日取得战争的胜利而奋斗。
自从抗日战争爆发之后,中国全民族奋起抗战,无论男女老少皆拿起了武器抗击日本侵略者。最开始的时候,日军攻击很猛烈,并在1938年曾扬言要在三个月内拿下中国,可是现实却给他沉重的一击。
中国是世界上流传几千年的文明古国,领土甚广,岂是日本这样的一个小国家可以比拟。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相互配合合作中,日军企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妄想被打灭。
即使是后来日军在我国的形势变得很严峻,他们仍然不放弃对中国的侵略,企图扩大战争规模,将战火烧到东南亚国家,想要占领缅甸切断中国的后路。
随着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范围扩展到了全世界,英美等国也纷纷加入反法西斯战争之中,当太平洋战争过去之后,野心勃勃的日军便将主意达到了缅甸头上,派大量的军队开始进攻缅甸,并迅速占据了要塞,此后滇缅公路被切断,这也切断了中国和国际上的联系。
由于日本侵占缅甸触碰了英国的利益,于是中英之间便达成了同盟,开始对在缅甸肆意妄为的日军进行反攻,中国开始组编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
当时由于中国历经了几十年的战争,国内的青壮年人数急剧下降,国内战场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于是无奈之下只好组织很多青少年参军入伍出征缅甸,其中大部分都是十几岁的孩子,最小的仅仅只有9岁。
1944年,中国远征军相继前往缅甸战场。张全胜当时加入了国军第71军88师262一营,当时的他年仅9岁,由于年龄太小只好在后勤部帮忙。在1944年6月,国军71军奉命前往滇西参加反攻战争,而张全胜所在的军队也随着主力部队前往了滇西战场。
在云南松山战役中,由于日军攻势过于猛烈,国民党军队不敌很快便溃不成军,尤其是在张全胜所在的部队中死伤惨烈,当时很多来不及撤退的将士都被日军俘虏,其中就包括年仅9岁的张全胜。
当张全胜被日军所俘虏的时候,日军问他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死法,张全胜挺起了自己的腰杆子说:“我已经死了!”。
日军本来嚣张无比,但是当他们看到张全胜眼中的坚定都被震撼,本来像他这样的年纪的孩子应该在学校中享受知识,接受教育,但是时局所迫来到了战场又被敌军所俘虏。
可是小小年纪的张全胜面对凶神恶煞的日军没有丝毫的胆怯,他虽小却有着属于中国军人的气节和傲骨,淡定地说出我已死这样的话,令人无比佩服。
面对敌人的残害,像张全胜这样的少年无惧亦无悔,毫不畏惧英勇赴死。他们满怀着斗志和满腔热血同敌人作斗争,最后即使身死战场仍值得我们后世敬仰,有人死轻如鸿毛,有人死却重于泰山。
巍巍松山,张全胜犹如一座高耸入云的抗战纪念碑,永远地起立于怒江之畔,那里不仅有张全胜还有一群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他们用血肉之躯向世人昭示着:犯我中华者虽悍必诛!“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山河无恙,烟火寻常,吾辈少年郎,哗哗如扶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