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诗人柴望的这首《梦傅说》讲的是商王
武丁梦到奴隶出身的傅说并破格任用他,从而使他成就为一代贤相的故事。
即位之后不理国政,商高宗武丁玩起了深沉
中国古代王朝“其兴也悖焉,其亡也忽焉”,接连上演着一幕幕由兴到衰的历史剧。中国古代开明的统治者很少,他?大多是王朝建立之初的第一、二代君主,这些统治者由于经历过创世开国的艰难,坐上皇帝的宝座后尚知小心审慎,但他们的后代子孙却在先祖的基业上坐享其成,变得骄奢淫逸起来,直至亡国。
商朝最着名的王分别是奠定基业的
商汤大王、迁都的
盘庚大王、灭国的商
纣王,武丁大王还在其次,但在政治上,武丁大王的影响虽比不上他的祖宗商汤,但比起其他商朝君主来可毫不逊色。
武丁是商朝的第二十二代君主,他的老爹商王
小乙在历史上没什么地位,太史公司马迁在《
史记》中对他也是一笔带过。不过这个小乙似乎很有远见,他把年轻的皇子武?送到民间去体验生活,让他从小感受百姓疾苦,最终使他成就为商朝的一代中兴之主。
武丁一上台,就着手解决深重的政治危机,中兴大商,恢复了诸侯来朝的盛况,无奈他左右的大臣均是庸碌之人,没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觉悟,总之,武丁觉得文武大臣中没有才能出众的人。这也难怪,当时是以血统和地位来选人用人的,大臣们连利国利民的盘庚迁都都反对,还敢奢望他们有什么作为吗?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人是商?武丁。武丁即位三年,由于父丧不理朝中政事,他将政事交给大臣们处理,自己从不发一言。大臣们捉摸不透这位深沉的新君,进谏道:“天子管理万邦,百官承受法式。大王的话就作教命,大王不说,臣下就无从接受教命。”可武丁依然沉默。
一日,武丁梦见一个囚徒模样的人,身穿粗麻布衣,胳膊上套着绳索,正在低头弯腰吃力地干活。武丁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此人,朦胧恍惚之中,那个囚徒跟武丁谈了许多国家大事,句句都打动着武丁的心。武丁正要向那个囚徒求问姓名时,却被一阵早朝的钟声惊醒。
武丁告谕群臣说:“要我做四方的表率,?恐怕德行不好,所以不发言。我梦见上帝赐给我一位贤臣,他将代替我发言。”原来武丁不是要推卸肩膀上的责任,也不是装傻发呆,而是“以观国风”——他在思索和等待,等待一位贤臣的出现。
武丁为“历史第一梦”大动干戈,奴隶傅说闪亮登场
既是圣人,自与庸碌之辈不同,要么出生时有异象,如商的先祖殷契是其母简狄吞黑鸟的卵而生,或者“梦日入怀”,要么长相奇特,如“
尧眉八彩,舜目重瞳,禹耳三漏”。傅说的长相也挺奇怪,据《荀子·非相》称,“傅说之状,身如植鳍”,这个“身如植鳍”,说白了就是身子像鱼背上直立的鳍一六佝偻。这种异征其实就是畸形,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当时傅说被罚在傅险做苦役,身份是奴隶。这个后来又被称做“傅岩”的地方在今山西平陆县以东,当时是虞、虢两国交界处。这里两山高耸,涧水中流,每到夏季,洪水暴涨,冲毁道路,行旅受阻,奴隶们就在这里以传统的方式用土石阻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