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历史迷雾 还原历史真相!|
官方微信

历史手机版

当前位置:通历史网 > 历史人物 > 商朝人物 > 商朝皇帝 >

武丁:商朝第二十三位国王

    商高宗(武丁),武丁(?-约前1192年),姓子,名昭,是中国商朝第23位国王,商朝着名军事统帅。(夏商周断代工程把在位时期定为前1250年—前1192年),庙号为高宗。他是商王盘庚的侄子,父亲是商王小乙。武丁在位时期,曾攻打鬼方,并任用贤臣傅说为相,妻子妇好为将军,商朝再度强盛,史称“武丁中兴”。
    武丁,姓子,名昭,是中国商朝第23位国王,庙号为高宗。他是小乙之子,盘庚之侄。年幼时﹐武丁曾在外行役,与“小人”一起劳作,因而较了解“稼穑之艰难”。他即王位后,提拔傅说执政。傅说原为刑徒,被武丁发现,加以重用。武丁还任用甘盘为大臣,以此二人“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力求巩固统治,增强国力﹐使商王朝得以大治。武丁在位期间,不断向南面的虎方﹑东面的夷方﹑北面的鬼方以及羌方﹑周族等进行大规模征伐。武丁向四方连年用兵,征服了周围的许多小方国。这些征伐战争,为王朝形成“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的广大疆域,奠定了基础,商朝再度强盛,史称“武丁中兴”。后世称作高宗。由于武丁将商王朝推向极盛,被称作“中兴之王”。后人又称之为武丁大帝。武丁死后,由其子祖庚继承王位。
    武丁又称商高宗,系商代22任国王。他治国有方,是商代鼎盛时期很有作为君主,堪称一代明君。相传武丁早年生活民间,知嫁穑艰难,即位后志向远大,思兴复殷。后启用贤人傅说、甘盘为相,国始大治,使商朝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发展达到鼎盛,开创中国成为当时煊赫一世的世界文明大国。
 
  • 中文名子昭
  • 别称
  • 国籍商朝
  • 民族华夏族
  • 出生地
  • 在位时间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192年
  • 庙号高宗
  • 谥号武丁
  • 陵寝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公元前1192年
  • 主要成就复兴商朝,开创武丁盛世
1

人物介绍

    宋代诗人柴望的这首《梦傅说》讲的是商王武丁梦到奴隶出身的傅说并破格任用他,从而使他成就为一代贤相的故事。
    即位之后不理国政,商高宗武丁玩起了深沉
    中国古代王朝“其兴也悖焉,其亡也忽焉”,接连上演着一幕幕由兴到衰的历史剧。中国古代开明的统治者很少,他?大多是王朝建立之初的第一、二代君主,这些统治者由于经历过创世开国的艰难,坐上皇帝的宝座后尚知小心审慎,但他们的后代子孙却在先祖的基业上坐享其成,变得骄奢淫逸起来,直至亡国。
    商朝最着名的王分别是奠定基业的商汤大王、迁都的盘庚大王、灭国的商纣王,武丁大王还在其次,但在政治上,武丁大王的影响虽比不上他的祖宗商汤,但比起其他商朝君主来可毫不逊色。
    武丁是商朝的第二十二代君主,他的老爹商王小乙在历史上没什么地位,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他也是一笔带过。不过这个小乙似乎很有远见,他把年轻的皇子武?送到民间去体验生活,让他从小感受百姓疾苦,最终使他成就为商朝的一代中兴之主。
    武丁一上台,就着手解决深重的政治危机,中兴大商,恢复了诸侯来朝的盛况,无奈他左右的大臣均是庸碌之人,没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觉悟,总之,武丁觉得文武大臣中没有才能出众的人。这也难怪,当时是以血统和地位来选人用人的,大臣们连利国利民的盘庚迁都都反对,还敢奢望他们有什么作为吗?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人是商?武丁。武丁即位三年,由于父丧不理朝中政事,他将政事交给大臣们处理,自己从不发一言。大臣们捉摸不透这位深沉的新君,进谏道:“天子管理万邦,百官承受法式。大王的话就作教命,大王不说,臣下就无从接受教命。”可武丁依然沉默。
    一日,武丁梦见一个囚徒模样的人,身穿粗麻布衣,胳膊上套着绳索,正在低头弯腰吃力地干活。武丁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此人,朦胧恍惚之中,那个囚徒跟武丁谈了许多国家大事,句句都打动着武丁的心。武丁正要向那个囚徒求问姓名时,却被一阵早朝的钟声惊醒。
    武丁告谕群臣说:“要我做四方的表率,?恐怕德行不好,所以不发言。我梦见上帝赐给我一位贤臣,他将代替我发言。”原来武丁不是要推卸肩膀上的责任,也不是装傻发呆,而是“以观国风”——他在思索和等待,等待一位贤臣的出现。
    武丁为“历史第一梦”大动干戈,奴隶傅说闪亮登场
    既是圣人,自与庸碌之辈不同,要么出生时有异象,如商的先祖殷契是其母简狄吞黑鸟的卵而生,或者“梦日入怀”,要么长相奇特,如“眉八彩,舜目重瞳,禹耳三漏”。傅说的长相也挺奇怪,据《荀子·非相》称,“傅说之状,身如植鳍”,这个“身如植鳍”,说白了就是身子像鱼背上直立的鳍一六佝偻。这种异征其实就是畸形,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当时傅说被罚在傅险做苦役,身份是奴隶。这个后来又被称做“傅岩”的地方在今山西平陆县以东,当时是虞、虢两国交界处。这里两山高耸,涧水中流,每到夏季,洪水暴涨,冲毁道路,行旅受阻,奴隶们就在这里以传统的方式用土石阻拦。
2

主要功绩

    商代国王。后世称作高宗。传说名昭,为盘庚小乙之子。年幼时﹐武丁曾在外行役,与“小人”一起劳作,因而较了解“稼穑之艰难”。他即王位后,提拔傅说执政。傅说原为刑徒,被武丁发现,加以重用。武丁还任用甘盘为大臣,以此二人“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力求巩固统治,增强国力﹐使商王朝得以大治。《史记.殷本纪》称:“武丁修政行德﹐殷道复兴。”由于武丁将商王朝推向极盛,被称作“中兴之王”。后人又称之为武丁大帝。武丁在位期间,不断向南面的虎方﹑东面的夷方﹑北面的鬼方以及羌方﹑周族等进行大规模征伐。其中对对方作战动员的兵力,有时三千,有时甚至达五千;对鬼方用兵三年才攻克。据殷墟卜辞记载,武丁的配偶妇好还亲自率兵征伐羌方。除了“伐羌”之外,卜辞中还有许多“获羌”、“用羌”的记载,即抓获了羌人的俘虏并用作人祭的牺牲,且数字惊人。
    武丁向四方连年用兵,征服了周围的许多小方国。这些征伐战争,为王朝形成“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的广大疆域,奠定了基础。武丁在位五十九年,死后﹐由其子祖庚继承王位。    
由于武丁善于选拔人才,善于任用人才,所以在他的身边,就聚集了众多的名臣,除了傅说以外,还有甘盘、祖己等人。有一次,武丁祭祀成汤之时,一只野鸡飞到了鼎身上啼叫。在王都的郊外,有一片茂盛的森林,是飞鸟经常栖息的地方。所以,一只野雉飞到太庙中来鸣叫,这本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但是,武丁却认为这是一种不祥之兆,害怕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祖己趁机劝谏武丁:“请大王不要担惊,不要害怕。现在,只要你修好政事,励精图治,勤俭节约,一切不祥之兆自会烟消云散。”当时,武丁用来祭祀的祭品过于丰盛,而祖己担心他流于奢侈,便劝谏如此一番话。武丁是一个虚心纳谏的君王,非常乐意地接受了祖己的劝谏。聪明的大臣往往借自然的异变来劝谏君王,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野鸡鸣叫和共生树的故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武丁时期,对周围侵扰商朝的各诸侯国、方国,包括羌方、土方、人方、鬼方、虎方、荆楚等展开了一系列的征讨。此举在带来了国家稳定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比较安定的生活空间。当然,从另一方面看,战争同样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比如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等等。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武丁的大规模战争,为商朝几百年的基业过早唱起了日暮时分的苍凉之曲。武丁中兴既是商朝兴盛的顶点,也是由兴盛走向衰败的开始。
3

历史评价

    武丁是历史上一名君,武丁之道指贤明的政治。盘庚迁殷以后,商朝的国势就一直处于上升阶段。到了武丁统治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空前发展,国力趋于鼎盛,史称“武丁中兴”。武丁是商朝的第23个国王。据说,武丁年少之时,父王小乙为了其能成为一个称职的国王,就把他派到外地观省民风、增长见识和锻炼才能。于是,武丁来到黄河两岸,观察当地人民的生活,接触大量的平民和奴隶。有时,武丁还和这些人一起参加农业劳动。这些生活体验,使他了解到生活的艰辛和劳动的不易。
    武丁是盘庚以后最好的国王,具有雄才大略和远大的政治理想。有个叫傅说的贤人,是个奴隶,他在参加修建工程时,被掌管该项工程的百工发现,向武丁举荐。武丁亲自去面见这位贤人,发现他果然谈吐不凡,是一个经世济民的奇才。武丁为了任用傅说为相,三年不管事,自称梦见圣人,并画出傅说的相貌,令百官去寻找。殷人信鬼,武丁以此方法举傅说做宰相,贵族们便不敢反对。事实证明,武丁的做法是非常正确的。自从傅说被提拔为相后,一心一意辅佐武丁,帮助武丁大力振兴政治、经济、文化,缓和了奴隶的对抗,商因此复兴起来。
 
4

家族成员

    祖父:商王祖丁
    父亲:商王小乙
    伯父:商王阳甲、商王盘庚、商王小辛
    妻妾:司母戊妇妌(妇戊)、司母辛妇好(妇辛)、妇癸
    儿子:商王祖庚、商王祖甲
5

史籍记载

    晏婴《晏子春秋》:“夫汤、太甲、武丁祖乙,天下之盛君也。”
    孟子《孟子》:“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
    司马迁《史记》:①“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驩,殷道复兴。”;②“武丁得说,乃称高宗。”
6

陵寝墓地

商王高宗武陵位于河南省西华县县城东北15公里的田口乡陵西村,系商代中兴帝王武丁之陵寝,距今约3200年。据载,当年武丁从商都率群臣前来西华捕灭蝗灾并体察民情,因积劳成疾病逝西华,葬于现址。古时的陵冢规模宏大,有载“望之如山”,为历代帝王崇仰至祭。陵墓前原有庙宇陵园,陵后两侧分置高宗最器重的得力辅助丞相傅说、甘盘陵墓。因历史上无数次黄河泛滥淤积和人为损坏,庙宇毁废,仅留高宗主陵墓顶和散落古御祭碑刻数通被收藏。现存高宗主陵高约6米,长宽各百余米。商王高宗陵属全国现存为数极少、且较完整的奴隶制度时期帝王陵寝。
7

艺术形象

相关新闻阅读

人物朝代、地区索引: 上古夏朝商朝周朝 春秋战国 秦朝汉朝 三国晋朝南北朝 隋朝唐朝五代十国 宋朝辽朝金朝 元朝明朝清朝 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