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佛教中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由十六罗汉加二尊者称为十八罗汉,均为释迦牟尼的弟子。
![]()
一.坐鹿罗汉
端坐神鹿、若有所思 泰然自若、清高自赏。
名为宾度罗,他本来是印度优陀延王的大臣,忽然发心去做和尚,遁入深山修行。
一日皇宫前出现的一名骑鹿和尚,国王认得他让他做官,而他用种种比喻,说明各种欲念之可厌,结果国王就让位太子,随他出家做和尚。
二.欢喜罗汉
妖魔除尽、玉宇澄清 扬手欢庆、心花怒放。
名为迦诺迦代蹉,古印度论师之一,有人问他什么叫做喜,他说:由听觉、视觉、味觉和触觉而感到快乐之喜,又有人问他:何谓高庆?
他说:诚如向佛,心觉佛在,即感快乐。他在演说时常带笑容,又因论喜庆而闻名,故名欢喜罗汉。
三.举钵罗汉
藉托钵福利世人,予众生种植福德,并为他们讲说佛法,以身教、言教度化众生。
名为诺迦跋哩陀,一位化缘和尚,化缘的方法与众不同,是高举铁钵向人乞食,成道后世人称其为举钵罗汉。
四.托塔罗汉
七层宝塔、佛法通灵 威而不怒、道行超群。
名为苏频陀,是佛祖收的最后的一位弟子。
他为了纪念师傅,特地把塔随身携带,作为佛祖常在之意。
五.静坐罗汉
清净修心、神态自若 安详瑞庆、进彼极乐。
名诺距罗,一位大力罗汉原为一位战士,力大无比,后出家为和尚修成正果。
他的师父教他静坐修行,放弃打杀的观念,故他在静坐时仍现出大力士的体格。
六.过江罗汉
身负经卷、东渡传经 跋山涉水、普渡众生。
名跋陀罗,原印度有一种稀有的树木名叫跋陀罗,他母亲怀孕临盆是在跋陀罗树下产下他的,因此取名跋陀罗,后送去寺门出家。
他由印度乘船到东印度群岛传播佛法,因此称之为过江罗汉。
七.骑象罗汉
骑象轩昂、颂经朗朗心怀众生、目及四方。
名为迦理迦,即骑象人之意,象是佛法的象征,比喻象的威力大耐劳致远。
迦理迦本是一位驯象师,出家修行而成正果,故名骑象罗汉。
八.笑狮罗汉
名为伐阇罗弗多罗,他魁梧健壮,仪容庄严,他从不杀生广绩善缘,故此一生无病无痛,而且有五种不死的福力。
尊者经常将小狮子带在身边,所以世人称他为笑狮罗汉。
九.开心罗汉
开心见佛、各显神通 相互比莫、佛力无穷。
名为戍博迦,为中天竺国储君,他弟因而作乱,他对弟弟说:你来做皇帝我去出家,他打开衣服,弟弟看见他的心中果然有一佛,相信了他不再作乱。
十.探手罗汉
安悠自在、呵欠伸腰 神志灵通、自得其乐。
名为半托迦,出家后修成正果,因他打坐时常用半迦坐法,将一腿架於另一腿上,打坐完毕即将双手举起,长呼一口气,称为探手罗汉。
十一.沉思罗汉
名为罗怙罗,他的特征面相丰腴、蚕眉弯曲、秀目圆睁、敦厚凝重的风姿之中带有逸秀潇洒的气韵。
在沉思中悟通一切趋凡脱俗。在沉思中能知人所不知,在行功时能行人所不能行,就是获取智慧与行动。
十二.挖耳罗汉
闲逸自得、怡神通窍 横生妙趣、意味盎然。
名为那迦犀那,因论《耳根》而名闻,六根清净,耳根清净是其中之一,因他论耳根最到家,故取挖耳之形,以示耳根清净。
十三.布袋罗汉
无量寿佛、乾坤宝袋 欢喜如意、其乐陶陶。
名为揭陀,印度一位捉蛇人,为了方便行人被蛇咬。捉蛇拔去毒牙放生深山,因发善心而修成正果,他的布袋原是载蛇的袋。
十四.芭蕉罗汉
悠闲隐逸、傲视太虚 仙风道骨、超脱凡尘。
名为伐那婆期,相传他出生时雨下得正大,因此取名为雨,出家后修成正果,他喜在芭蕉下修行,故名芭蕉罗汉。
十五.长眉罗汉
慈祥老者、得道高僧 通察大千,心领神会。
名为阿氏多,他生下来就有两条长长的白眉毛,有人对他的父亲说道:佛祖也有两条长眉,你的儿子有长眉,是佛相,因此父亲送他入寺门出家,终修成正果。
十六.看门罗汉
威武标杆、警觉凝视 禅杖在握、勇炽邪魔。
名为注茶半托迦,为佛祖弟子,他去化缘常用拳头砸门叫人出来布施。一次因人家的房子腐朽,他不慎把它打烂。
后佛祖赐给一根锡杖,用这锡杖在人家门上摇动不用砸门,有缘的人自会开门,人家听到这声音,果然开门布舍。
十七.降龙罗汉
名为迦叶,他是乾隆皇帝钦定的。
据记载,以上十六位罗汉是佛陀的十六位大弟子,佛命他们常驻人间普渡众生。
另有传说为古印度有龙王用洪水淹那竭国,将佛经藏于龙宫,他降服了龙王取回佛经,立了大功,故称降龙尊者。
而《济公外传》中:济公是降龙罗汉转世乃佛祖座下弟子,助佛祖降龙伏妖,降龙修炼多年未能成正果,后得知七世尘缘未了,便下凡普渡众生,了结未了尘缘。
十八.伏虎罗汉
名为弥勒,由乾隆皇帝钦定的。
传说他所住寺庙外,经常有猛虎因肚子饿长哮,他把自己的饭食分给这只老虎,时间一长了猛虎就被他降服了,常和他一起玩耍,故称伏虎罗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