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通历史网 > 文史知识 > 成语典故 >

江郎才尽的读音、意思和故事!

2023-07-23 10:14来源:通历史网
  江郎才尽,汉语成语,拼音是jiāng láng cái jìn,常比喻才思减退。江郎才尽这个成语还是比较常用的,下面一起来江郎才尽的故事吧。
 
  基本信息
 
  【中文名】:江郎才尽
 
  【拼 音】:jiāng láng cái jìn
 
  【英 文】:one's literary talent is at an ebb
 
  【近义词】:黔驴技穷、江淹才尽
 
  【反义词】:出类拔萃、初露锋芒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
 
  【成语出处】:《南史》
 
  基本字义
 
  江郎:南朝梁文人江淹;少有文名;晚岁文思衰;才:才华;尽:完。江淹的文思已经衰竭。后比喻人的文思枯竭或才气用完了。
 
  成语造句
 
  1、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平时多阅读,写作时才不会有江郎才尽之叹。
 
  2、这几位作家久未有作品问世,是否已经江郎才尽?
 
  3、一个有天分的人,若恃才傲物,不肯力学,总有一天会江郎才尽的。
 
  成语典故
 
  江郎才尽这句成语出自于南朝梁大诗人江淹的故事。江淹虽然从小家境贫寒,却极为好学,年少时就能写出很好的诗和文章,在文坛上享有盛名,大家都称他为江郎。但到了晚年的时候,江淹在文学上的表现大不如前,文笔变得平淡乏味,毫无特色。
 
  传说在他辞退宣城郡守后,有一夜在冶亭独睡时,梦见一个美男子,自称是东晋时的闻名文人郭璞。他对江淹说:“我有一枝笔放在你那儿已经很多年,现在应该还给我了。”江淹伸手到怀里一探,果然找到一枝五色的彩笔,他便将这枝笔交还郭璞。从此以后,江淹便文思枯竭,再也写不出好的诗句。当时大家便都传言江淹才尽,也就是说江淹的文才已经用尽了。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江郎才尽,用来比喻文人的才思枯竭,无法再创佳句。

显示全文
    相关内容推荐


    成语典故最新文章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