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儒楷(1867年-1923年),字志赓,江西南昌人。清光绪乡试举人。援例以知府用,出任直隶,佐理教育行政,为北洋大学创始人之一。民国成立后,任直隶提学使。1913年2月~1914年3月,任直隶教育司司长兼国立北洋大学校长,后历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山东巡抚使等职,1921年出任江西南浔铁路总经理。
![]()
李瑞清(1867年-1920年),字仲麟,江西省临川县温圳杨溪村(今属进贤县温圳)人。清末民初诗人、教育家、书画家、文物鉴赏家。著名画家张大千的恩师。书画界名声显赫,书法自称北宗,与曾熙的南宗颉颃,世有"北李南曾"之说。与吴昌硕、曾熙、黄宾虹并称"海上四妖",是中国近现代教育的重要奠基人和改革者,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先驱,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开拓者。
伍毓瑞(1885年-1972年),号肖岩,江西省南昌县武阳镇辟邪村人。毕业于江西武备学堂,后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进修,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过辛亥革命、护国战争、护法运动、北伐战争。1939年赴长沙任湖南省政府顾问,旋回江西,任江西省临时参议会议员。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为江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省、市人民代表大会特邀代表,省政协常务委员,民革中央候补委员,民革江西省委员会常委。
张定璠(1891年~1945年1月25日),字伯璇,江西南昌人,中华民国陆军中将,新桂系人物。辛亥革命后,入武昌陆军预备学校,升保定军官学校工兵科,毕业后入江西第四军任连长。1918年升军参谋。1922年任参谋长兼第七团团长,参加广州政府北伐。1925年任黄埔军官学校办公厅主任。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任总司令部参谋处长。1927年任革命军东路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后任淞沪卫戍司令部参谋长,兼第十三军军长;同年9月,兼任上海特别市市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第一部副部长。1939年5月授陆军中将。1944年患膀胱瘤,赴美就医,1945年1月25日,途经北非卡萨布兰卡港时逝世。
熊式辉(1893年-1974年6月21日),字天翼,谱名西广,别署雪松主人,出生江西省安义县万埠镇鸭嘴垅村。日本陆军大学毕业(1920年受孙中山选派赴日留学,1924年毕业)。清末加入中国同盟会,曾任淞沪警备司令,南昌行营参谋长,南昌行营办公厅主任,江西省政府主席,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赴美军事代表团团长,中央设计局秘书长,东北行辕主任,战略顾问,国民党中央五、六届执委,陆军二级上将。
胡先骕(1894年4月20日-1968年7月16日),字步曾,号忏盦,江西新建区联圩均洲村人。植物学家和教育家,中国植物分类学的奠基人。1912年进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和哈佛大学,学习农业和植物学,回国后先后受聘为江西省庐山森林局副局长、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林专修科植物学教授。曾与秉志联合创办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静生生物调查所,还创办了庐山森林植物园、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发起筹建中国植物学会。在教育上,倡导"科学救国、学以致用;独立创建、不仰外人"的教育思想。与钱崇澍、邹秉文合编我国第一部中文《高等植物学》。
曾炯之(1897年4月3日-1940年11月),即曾炯,字炯之,谱名祥江,出生于西南昌市新建县生米乡斗门村。数学家,我国最早从事抽象代数研究的学者,更是我国第一个在抽象代数学方面工作的学者。1926年 毕业于国立武昌大学数学系。1928年考取江西省公费留德,入柏林大学数学系学习。1929-1934年 在德国格丁根大学学习数学,1934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任北洋大学、国立西北联合大学、西北工学院及西康技艺专科学校教授。
程天放(1899年-1967年),江西新建大塘坪乡人,中华民国时期政治人物。1919年,在上海复旦大学就读的程天放为五四运动上海学生领导人之一。毕业后,赴多伦多深造,并获得博士学位。返回中国后,1929年担任安徽省政府教育厅长及代理省主席,1931年升至中央宣传部副部长。1933年返回教职,1946年间历任浙江大学校长中央政治学校教育长、驻德国大使、国立四川大学校长、中央政治学校教育长、江西地区立法委员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1949年赴台湾,任教育部部长、考试院副院长。
梅旸春(1900年12月1日-1962年5月12日),谱名炳沣,字秀珊,江西南昌县人,杰出桥梁专家。早年聪颖,在南昌中学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土木系,后又入电机系加读两年,1923年毕业,派赴美深造。入美国普渡大学机械系学习,获硕士学位。1928年回国,在南昌工业专门学校任教。与黄宗珍女士邂逅并结成终身伴侣。后来毕生转战于全国江河之上,建设桥梁,成为卓越的桥梁专家。曾设计主持了钱塘江大桥、澜沧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和武汉长江大桥的修建。
程懋筠(1900年-1957年),江西新建人,著名音乐家。幼时尤好音律,其后在江西省立高等师范学校深造,专攻小提琴。1916年留学日本,入东京音乐学院(日本上野音乐学院),主修声乐,两年后兼修作曲。1926年返回中国,先后执教于南昌一中、南昌二中、南昌女子中学、浙江省立湘湖乡村师范学校、杭州英士大学。1928年受聘为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艺术系声乐副教授,曾任音乐组主任。期间曾谱《国立中央大学校歌》《中华民国国歌》(又名《三民主义歌》)。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如果大家有知道的近代名人,欢迎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