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通历史网 > 风云人物 >

钱学森:“称我为‘导弹之父’是不科学的”

2023-07-24 09:51来源:通历史网
  钱学森晚年坚持“七不”,即不题词、不写序、不参加任何科技成果评审会和鉴定会、不出席“应景”活动、不兼荣誉性职务、上年纪不去外地开会、不出国访问。一位中央领导曾经感慨,一个人要全部做到这几点真是不太容易!其实,钱学森一生坚持的原则,远不止这七个“不”。
钱学森
  1956年10月8日,钱学森被任命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但为了集中精力思考和解决导弹研制中的重大技术问题,钱学森主动提出辞职。3年后,国务院又任命钱学森为该研究院副院长,从此钱学森只任副职,专注于研究我国国防科技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1986年,钱学森当选为中国科协主席,那还是在方毅、杨尚昆、邓颖超等人出面做工作的情况下才勉强干了一届。正如钱学森自己所说:“我是一名科技人员,不是什么大官。那些官的待遇,我一样也不想要。”
 
  对于自己被称为“导弹之父”,钱学森说:“称我为‘导弹之父’是不科学的,因为导弹卫星工作是大科学,是千百万人大力协同才搞出来的,光科技负责人就有好几百,哪有什么‘之父’。”钱学森对自己所完成的工作的态度是“一切成就归于党、归于集体,我个人只是恰逢其时做了自己应做的工作”。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出生于上海市,祖籍浙江省杭州市。1938年至1955年,钱学森在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研究,在28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1955年10月,钱学森终于冲破种种阻力回到祖国。回国后,他和钱伟长合作筹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并出任该所首任所长。不久后,他就全面投入到中国的火箭和导弹研制工作中。
 
  钱学森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2009年10月31日,这位被誉为人民科学家的科学巨擘走完人生历程,溘然长逝。

显示全文
    相关内容推荐


    风云人物最新文章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