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通历史网 > 历史人物 > 唐朝人物 >

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几年,吐蕃人民都称她为“绿度母”!

2022-09-23 17:49来源:通历史网
    公元650年,松赞干布因病去世,届时的文成公主嫁进吐蕃9年,既不是地位最高的王后,也未曾诞下子嗣,失去丈夫的她无所依靠,在往后的人生里除了要面临巨大的考验同时还要忍受孤寡无依的生活。
 
    文成公主并不是当时皇帝唐太宗的女儿或者妹妹,她的父亲是李渊堂兄的儿子。她只是李氏家庭的宗室女,硬要攀亲戚,她是唐太宗的堂侄女。
 
    当年吐蕃的松赞干布派使者带着五千两黄金和数百珍宝,来长安向唐太宗二次求亲。
 
    李世民舍不得自己的女儿嫁到那边远的地方去,于是在他李氏一族宗室女儿中选拔对象册封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
文成公主
    李氏宗至女少说也有上百,但是谁也不愿意去那荒蛮之地。
 
    于是在选拔之日,大家都往丑了打扮,唯独略阳郡公李道宗的女儿,一身素装,虽然未施粉黛,却没有扮丑。
 
    而后,在与吐蕃使者进行的蹴鞠比赛中,这个姑娘表现得勇敢且果断。于是,李世民很坚定的选择了她,册封她为文成公主去吐蕃和亲。
 
    公元641年的正月,文成公主在亲生父亲李道宗的护送下启程入藏。
 
    她的陪嫁物品是皇上亲自挑选的,十分丰厚。有“释迦佛像,珍宝,金玉书橱,360卷经典,各种金玉饰物”,还有许多的烹饪食物,各种花纹图案的锦缎垫被,识别善恶的明鉴,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100种治病药方,医学论著4种,医疗器械6种,还携带各种谷物和芜菁种子等。
 
    从我们现代的角度来看,大概只有搬离地球才会带这些东西吧!
 
    可想而知,文成公主当年进藏的决心,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离开地球,的确需要很大的勇气。而当时,她还只是个十六岁的姑娘。
 
    文成公主一行浩浩荡荡从长安出发,途经西宁,历时很久才到达了拉萨。
 
    相传,在入藏的途中,文成公主经历了种种磨难,其中最难熬的却是对家乡与家人的思念之情。
 
    临出发前,文成公主的母亲送给她一面宝镜,说如果想念母亲了,拿出宝镜,朝镜子里看,就能看到母亲。
 
    当送亲队伍来到赤岭时,文成公主看着眼前苍凉的景象,不由得产生了思乡之情。
 
    于是,她拿出母亲送她的宝镜,朝镜面一看,哪里有母亲的样子,明明是自己那张异常憔悴的脸。
 
    她一气之下把宝镜往地上一摔,谁知宝镜落地竟变成了一座高山,就是后来的“日月山”。
 
    凭空出现一座山,前方往东流淌的河流被日月山挡住又往回流,变成了一条“倒淌河”。
 
    不知道这是不是也是预示着文成公主将来的命运如这倒淌河一般,思乡的念头被这日月山阻断,从此无缘中原。
 
    这些都是传说,但是我们可以想象,至少高原反应就很折磨人,还有饮食、水土方面,都需要适应。
 
    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松赞干布视文成公主如珍宝。
 
    他为文成公主修建了宏伟的布达拉宫,宫殿里五彩斑斓的壁画,诉说着他们二人的爱情。
 
    从松赞干布求亲被拒,到唐室刁难求亲使者所出的难题,再到文成公主入藏过程中所遭遇的磨难……宛如一格格电影胶片,世代流传。
 
    文成公主给吐蕃带去了汉族文化,李世民给她挑选的那些陪嫁物品,都是有心的。
 
    汉族的手工艺品、种子、农耕技术、纺织技术、佛经、茶叶、医药等,这更像是一场大型的文化交流,推进了吐蕃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大唐与西域地区的交流。
 
    文成公主博学多才,品性贤德,她真心爱着藏族人民,以大爱之心辅佐松赞扬干布。
 
    她建议松赞干布定期派吐蕃贵族子弟去长安学习、生活,加强两国间的交流。
 
    她尽力适应着吐蕃的一切生活习惯,但是对于将脸涂成赤红名为赭面的风俗很难习惯,于是松赞干布就下令废除这一习俗。
 
    文成公主虽然贵为王后,待人接接物却是十分的平易近人。她会手把手的教妇人们用纺织车,教她们识汉字,同时自己也努力的学习吐蕃语。
 
    有时候遇到一些病痛,不管是自己身上还是别人,她都会和藏医们交流,让他们试着结合中医给病人看病。
 
    文成公主一辈子没有自己的孩子,吐蕃所有的孩子都是她的孩子。松赞干布艺英年早逝后,她在吐蕃继续生活了三十年,直到终老,都没有再回大唐。
 
    她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吐蕃,吐蕃人民都称她为“绿度母”,意为吐蕃的观世音菩萨。

显示全文
    相关内容推荐


    唐朝人物最新文章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