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通历史网 > 历史人物 > 晋朝人物 >

东晋书法家王献之被新安公主看上,为了拒婚,他竟然将自己双腿烧伤变为瘸子,谁知公主还是不改痴心!

2022-10-19 05:38来源:通历史网
    东晋时期,书法家因美貌被公主觊觎,并勒令他休妻再娶。可他为了拒婚,不惜用艾草烧伤双脚,他说:“臣已残疾,配不上公主!”没想到公主却噗嗤一笑:“没关系,本公主喜的是你的脸和才华,就算是瘸子,我也乐意嫁你!”
 
    这位书法家便是王献之,老王家的儿郎都生得貌美,王献之更是美男中的美男,更是个天才书法家,与父亲王羲之齐名并称“二王”。
 
    这位公主便是东晋时期的第八位皇帝晋太宗司马昱的三女儿,新安公主。
王献之
    这位新安公主并不是头婚,在王献之之前就有一任驸马,这任驸马名叫桓济,后来作死谋害自己的叔叔而被流放,尊贵的公主自然也就与他撇清关系,离了婚。
 
    在东晋时期,离了婚的女子是可以重新改嫁的。而年纪轻轻且尊贵的新安公主,自然不会让自己一辈子都守寡。
 
    在京都的青年才俊中,有貌有才,家底还相当不错的王献之,就成了公主驸马的不二人选。
 
    可此时的王献之已娶了发妻郗道茂,两人是青梅竹马,也是表亲,还都是门当户对的大家族,这桩婚姻在所有人眼里都是天作之合。
 
    两人的婚后生活也恩爱甜蜜,感情深厚,不久之后便迎来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可惜孩子没能长大成人,不幸早夭了。
 
    此后,郗道茂痛苦万分,再无所出,这件事并没有影响王献之对妻子的感情,反而对她更加呵护。
 
    但是幸福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他们的婚姻生活杀出了拦路虎新安公主。
 
    新安公主离婚之后,马上就跑到宫中跟皇帝哭诉,那真哭得真是梨花带雨,我见犹怜呀。
 
    随后,她对皇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父皇,我情窦初开时便爱慕王献之了,当年,父皇为了平衡朝堂,也迫于桓济家的权势,父皇不得不把我嫁于桓济!”
 
    新安公主打了一个哭嗝,继续说道:“如今桓家已经不足为虑,女儿想要争取自己的幸福,求您成全我,让王献之成为我的驸马吧!”
 
    晋太宗听完女儿哭诉,也觉得亏欠女儿颇多,便摸了摸新安的头,说:“好,父皇马上就拟旨!”随即唤来宫人拟了一道“勒令王献之休妻,择日迎娶公主”的圣旨。
 
    收到圣旨的王献之心里十分沉重,他是个重情守诺之人,早在新婚之时答应了妻子今生要一生一世一双人,而今又岂能背信弃义呢?
 
    思来想去,他终于想到了一个方法,他用艾草烧伤自己的双脚,用身体的残缺来拒绝与公主的这桩婚事。
 
    第二天,王献之拿着圣旨进宫回复公主:“臣已残疾,配不上公主,恳请公主收回成命。”
 
    没成想公主却捂嘴噗嗤一笑,慢悠悠说道:“没关系呀,本公主喜爱的是你的容颜和才华,就算是残疾,本公主也乐意嫁与你为妻!”
 
    最后,王献之迫于皇权,家族重压,还是向自己的发妻郗道茂提出了和离。
 
    而此时郗道茂的父亲已经去世,离开王家后无所依归,只能寄人篱下,加上总是郁郁寡欢,没几年便香消玉殒了。
 
    当然,新安公主也如愿嫁给了王献之,王献之也因此官运亨通,一路平步青云,官至宰辅。
 
    尽管如此,他对公主并不亲近,一直让她守活寡,用文人的教养来维持两人的相敬如宾,直到41岁,才与公主有了女儿王神爱,也就是后来晋安宗的皇后。
 
    中间,王献之还纳了一个小妾,名叫桃叶,王献之对她大肆宠爱,两人吟诗作对,风花雪月,也是当时的一段佳话,其中所作的《桃叶歌》在江南一带广为流传。可桃叶知道,这是他对发妻的寄托转移到了自己身上。
 
    43岁那年,王献之因脚伤反复感染而去世,临终前,他回首一生,感慨说道:“我这一辈子都是凭着良心做事,从未对不起任何人,唯有发妻阿茂深觉愧疚!”
 
    王献之抬手望向门口:“不觉有余事,唯忆与郗家断了姻亲。阿茂,你来接我了!”说完,便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在王献之的手札中,有许多篇都记录着对发妻无尽的思念,也可见发妻是他难以释怀的心结。
 
    新安公主用强权胁迫来的婚姻,断送了四个人的幸福,她的一意孤行造就了四个人的悲剧,她自己受尽丈夫的疏离,过得不幸福,而桃叶成了王献之寄托和缅怀发妻的替身,郗道茂更是在在最美的年纪凄苦陨落。
 
    王献之终其一生都在懊恼自责中度过,他心上的朱砂痣——发妻郗道茂,是他一生里痛到刻骨铭心的心结,直到生命终结。

    相关内容推荐


    晋朝人物最新文章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