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通历史网 > 考古文物 >

西周文物何尊(饕餮纹铜尊)被陕西男子发现,它是最早出现“中国”词汇的文物,被禁止出境展览

2022-10-21 08:34来源:通历史网
    1963年,陕西一男子在崖边挖土,只听咣当一声,低头一看,两条黑色的大蛇正缠绕在一起交配。男子吓了一跳,抄起铁锹,冲着大黑蛇就抡了过去,一个惊天秘密就此打开……
 
    农民陈堆,家住陕西宝鸡贾村镇。西北地区常年干旱少雨,但是1963年春天,罕见的连续下了几天雨,硬梆梆的黄土地比往年松软了些。
 
    陈堆趁机去后山崖边挖些土。他一锄头还没下去,他看见两条黑色的蛇纠缠在一起,这陈堆胆子也真是大,一般人看了这情形早就丢了锄头逃跑了,他去抄起锄头朝黑蛇抡去。
何尊
    两条黑蛇逃走了,显露出一个黑黑的洞口。
 
    陈堆凑看了看,感觉里面有光,他再往里面探了探,发现了一个青铜古器。这家伙像是个大杯子,有四十厘米高,用手拎一下还挺沉,起码有十公斤。
 
    陈堆把这个大杯子带回了家,平时也就放在那里当个容器用,放些干粮什么的。
 
    过了一段时间,陈堆看这东西也没什么用,就把大杯子按重量卖给了废品站,得了三十元钱。
 
    我们现在看三十元好像很少,但是在当时,是一个工人两个月的工资,一个农民半年的收入。
 
    陕西是个文物大省,而宝鸡后来还被誉为是“青铜之乡”,不夸张的说,这里地底下到处都是文物。
 
    陕西省的文物相关部门的同志们与考古队的队员们会经常去乡间地头和各大废品站走动,也许一不小心就逮住了流浪在外的某些文物。
 
    这一次,考古队的小分队来到宝鸡,走进了收购陈堆大杯子的废品收购站。工作人员一眼就看出是一件有些历史的青铜器,按奈住快要跳出来的心,花了三十五块把它从废品站买走了。
 
    经鉴定,这个大杯子属于西周的青铜酒器,整个酒器身上从上到下浮雕着“饕餮纹”。饕餮是上古四大凶兽之一,食量大,味口好,所以古时候都喜欢在与“饮”与“食”有关的器皿上雕刻饕餮纹。
 
    这个满身都是饕餮纹的酒器,造型奇特,图案精美,大家叫它“饕餮纹铜尊”。它高38.8厘米,口径28.8厘米,重14.6公斤。
 
    整体呈椭方形,通体饰四道透雕的扉棱,尊身有精美的高浮雕兽面纹,整体造型凝重雄奇,纹饰严谨而富有变化,工艺极其讲究。
 
    中国的青铜器时代,标志着中华文明的一个发源时期,青铜器承载了中国的文化,青铜文明一直世人尊敬。
 
    即使在铁器时代来临后,帝王们仍然用青铜器作为皇权的象征,尤其是到了宋代,人们对青铜器已经有了系统的研究,而宋徽宗收藏的青铜器就有三万多件,他还将它的收藏编成了书,就是《宣和博古图》。
 
    作为青铜之乡的宝鸡,饕餮铜尊是宝鸡市博物馆第一件馆藏青铜器。
 
    1975年,国家文物局从全国各地借调一批新出土地的青铜器到国家博物馆展出,青铜器专家、时任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负责筹备。他亲手为“饕餮铜尊”小心除锈,发现尊底是平的,多年的经验告诉他,这下面一定有铭文。
 
    果然,锈除净后,尊底出现了12行铭文,一共122个字。马馆长激动不已,找来其他的专家认真研究。
 
    原来,三千多年前,周成王在洛阳一带营建副都,同时为武王灭商祭祀。
 
    这天,他在京宫大室召见了一个叫“何”的贵族,对他说:“你父亲追随周文王建功立业,文王受上天大命统治天下,武王灭商后则告祭于天,以此地作为天下的中心,统治一方国土!”而后又将三十朋贝赏赐给了‘何。’
 
    之后,“何”奉王命铸造了这件青铜尊,刻铭文记载了父辈和成王的功绩,及成王对自己的告诫。
 
    由此,马承源给为“饕餮铜尊”更名为“何尊”。
 
    在这段铭文里,还有“余其宅兹中或”几个字。其中“或”就是现在的“国”字,也就是说,这是最早出现“中国”二字的史料。
 
    虽然不能确定这里的“中国”指的是一个国家还是中原地区,但是从三千年前的青铜器上看到这两个字,不免让人感慨,这是否就是冥冥注定?
 
    三千年前的工匠在刻上这两个字的时候,怕是不知道他刻下的是三千年后脚下这片热土的名字。
 
    “何尊”作为镇馆之宝一直馆藏在宝鸡博物馆,那里是它的家乡。
 
    “何尊”也是我国的国宝,每到大型国家级文物展览时,工作人员就去把它“请”到全国各地的展览馆展出,但是国家有规定,“何尊”严禁出境展览。

显示全文
    相关内容推荐


    考古文物最新文章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