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通历史网 > 历史解密 >

陈婉茵为什么能在后宫独善其身,活到92岁的呢?同样是汉人出生,为什么苏绿筠比她要得宠?

2022-11-07 11:34来源:通历史网
    连如懿都忍不住称赞陈婉茵是一个好人,但陈婉茵一生无儿无女也无宠,当了46年嫔才晋升,熬死了乾隆成为人生赢家!
 
    热播的《如懿传》中,大家看到了乾隆皇帝的无数妃嫔,前期有至爱的富察皇后,中期有青梅竹马的那拉氏皇后,后期有妩媚动人的令皇贵妃,光是乾隆的后宫中,记录在册的就有41个妃嫔,其中有很多像陈婉茵一样的妃子,她们没有得到皇帝的过多宠爱,也没有什么见到皇帝的机会,也正是因为这样没有啥威胁,被害的机会也不大,纯纯成为了“小透明”!
陈婉茵
    陈婉茵其实才华横溢,那她为什么不争宠呢?说到底还是没啥能力去争!历史上的陈婉茵并没有名字,只知道她是陈延璋的女儿,只是一直被人称为陈氏。她父亲名字前面连个后缀都没有,应该是个平民的女儿。当时弘历还是宝亲王,府上会有一些通房丫鬟,被称为侍妾格格。若是有幸能够侍寝,并且家世也不错的,有成为嫡福晋或者侧福晋的机会。比如乾隆的高贵妃,一开始在王府中是月格格,后来升级成为了侧福晋。
 
    但陈婉茵根本不能和她们比,她一开始被送去给弘历当使唤丫头的,那时候她才10岁,后来便被弘历看上了,成为了侍妾格格,默默无闻地侍奉了九年左右。唯一一个和陈氏出身类似的,便是苏氏苏绿筠了,同样都是没啥背景的汉人女子,但苏氏有着江南美人的出色容貌,在这点陈氏也比不上。
 
    可见从在王府开始便是个小透明了。同样是在王府中,苏氏已经为弘历生下了老三永璋,而陈婉茵还是个格格。直到雍正驾崩之后,弘历登基为皇帝乾隆,陈氏才开始出现在花名册上。而这个时候成为皇帝的弘历,他之前府上的女人们也要进宫了,这时候乾隆大封后宫,因为陈氏不受宠,也没有生下一儿半女,只是被封了个常在。
 
    本是最早伺候弘历的女人,而且默默伺候了九年,似乎已经被乾隆遗忘在了角落中。但陈氏并没有这么想,反而继续她的“小透明”生活。两年后陈氏被册封为陈贵人,那一年陈婉茵21岁,本是一个女人最美的年纪,但乾隆皇帝的眼中并没有她。那时候最得宠的是富察皇后,还生下了皇子永琏,乾隆更是对其荣宠有加。
 
    而陈婉茵只是默默看着皇帝和其他妃嫔,虽然她很希望得到皇帝的宠幸,但是她总是不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天天在屋子里画画,一见到皇帝便张不开嘴了。大家都评论陈婉茵和意欢的有点像,但是皇上和意欢相处起来很舒服,自然也就很得宠,陈婉茵更加不得宠了。
 
    陈婉茵十九岁便被封为了常在,二十一岁就成为了贵人,虽说陈婉茵在宝亲王府的时候,也没什么表现的机会,可以说根本不受宠,但是两年就晋封一次,这速度也是很快的了。若是那是陈婉茵能够抓住机会,在乾隆皇帝面前狠狠表现一番,后来她的生活也不至于这么凄凄惨惨。
 
    虽说被封为了贵人,但陈婉茵在这个位置上足足呆了11年!试想后宫里一个女人有多少个11年,还没有得到皇帝的丁点宠爱,空有一个位份罢了。直到乾隆十四年,陈婉茵已经三十三岁了,在富察皇后薨逝后,乾隆皇帝大封六宫,陈婉茵和陆沐萍因为服侍皇上多年,也没有什么过错,没与功劳但有苦劳,被封为了嫔。
 
    在封嫔的时候,内阁典籍厅拟定了三个字样“婉”“巽”“颖”,乾隆皇帝从中为陈氏选择了“婉”,寓意温顺和听话。后来举行了陈氏的封嫔册封礼,她正式成了一宫主位。陈婉茵这次可算翻身了,成为了婉嫔,本以为好日子要来了,谁能想到,陈婉茵在嫔位上呆了真正46年!
 
    陈婉茵成为嫔的时候,在后宫中已经算的上是年长的妃子了。而乾隆皇帝又是一个比较风流的皇帝,喜欢各种各样有才华的女子,后宫里也源源不断有新人,不仅有貌美如花的叶赫那拉氏意欢,还有背后有蒙古十六国的撑腰的巴林氏颖妃,和她们相比起来,陈婉茵显得更加逊色了。
 
    陈婉茵的46年透明生活,从乾隆刚登基的时候,一直延续到他即将禅位的时候,乾隆皇帝已经年迈,但陈婉茵还是默默无闻,或许只有在她过生日的时候,皇上才能在内务府的提醒下,赏赐给陈婉茵提一些银两。这期间就算是陈婉茵随行去了行宫,也没有任何赏赐记录,她就像一个被遗忘的人,就像在如懿传中,很难拼凑出一个属于她的完整故事。
 
    好歹影视剧中的陈氏还有一些台词,历史上的陈氏几乎是被遗忘了,这么多年里唯一有记录的便是生日了。原本40岁对于每个后宫之主来说,都是非常荣幸的,皇帝的赏赐也要更多一些,但是对于陈婉茵来说,却是非常讽刺的一年。整个皇宫从上到下,没有一个人记得她的生日。到了她45岁的时候,乾隆突然记起来了,便赏赐了三百两银子。
 
    但是婉嫔似乎也并不介意这些,一直沉浸在自己喜欢的画作中,还每天欣赏乾隆的诗作,以此来化解她的思恋之情。当然接下来的几年中,婉嫔的生日也一直过着,到50岁的时候,乾隆赏了她三百两白银。而且此后每年生日都会赏赐二百两银子,可没几年却又变成了一百两。

显示全文
    相关内容推荐


    历史解密最新文章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