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通历史网 > 历史解密 >

康熙皇帝下令抓捕了安徽一名75岁的躬耕老农,并下令将其处死,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2022-11-22 16:16来源:通历史网
    康熙在我们印象中一直是一个明君的形象,很少看到关于他滥杀无辜的事件,那么他为何要对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农下杀手?这位老农究竟是何身份,他又因何被处死呢?这还得从明朝的灭亡说起。
 
    1.流落民间的皇子
 
    朱慈焕是崇祯皇帝的第五子,年幼时相貌仪表不凡、言谈处事得当,深受其父皇喜爱,被封为永王。
康熙皇帝
    然而身处明末战火纷飞的年代,作为皇子是不幸的,朱慈焕12岁那年,叛军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祯皇帝自尽身亡,死前派人将三个儿子乔装护送出宫,朱慈焕便流落到了民间。
 
    刚刚告别皇室生活的他根本没有能力维持生计,只能一边乞讨一边流浪,辗转来到祖宗发家之地凤阳,遇到了一位当地姓王的御史。王御史在了解其真实身份后冒险收留了他,为避免引来麻烦帮他改名为王士元,从此他便在此定居下来。一直到王御史去世后,朱慈焕才被迫离开王家,继续流浪。
 
    朱慈焕真正过上稳定的生活,是在他娶妻成家以后。由于人生坎坷,朱慈焕云游到浙江余姚的一座寺庙后毅然出家做起了和尚,但不久后便被一位姓胡的官员相中,戏剧性地还俗娶妻,成为了这位官员的女婿,从此靠教书为生,告别了居无定所的日子。
 
    如果朱慈焕的故事只到这里,那么他最后一定能得到善终,但一切就在一个和尚出现后彻底改变。
 
    2.“朱三太子”何许人也
 
    纸终是包不住火的,朱慈焕的真实身份还是被朋友传了出去,并被一个叫张念一的的老和尚知晓,一心想要反清复明的张念一便借用了他的身份,以“朱三太子”的名号起义,这个骚操作成功地把朱慈焕推向了风口浪尖。
 
    那么张念一为什么要用“朱三太子”这个名号呢?这里先来讲讲它的由来。前面说到,崇祯皇帝死前将三个儿子送出皇宫,至此之后都杳无音讯,清廷虽然想斩草除根但也是无从下手,
 
    期间还处死了几个所谓的“伪太子”,但真正的皇子在哪儿似乎一直是个谜。
 
    直到顺治和康熙年间,开始不断有人打着“朱三太子”的旗号进行反清复明,这个“朱三太子”的名号便由此被清廷拉入“黑名单”,一有风吹草动就坚决打压。
 
    其实对于“朱三太子”这一名号一直有不同说法,有人认为他是老三朱慈炯,也有人认为是老五朱慈焕,这主要和序齿方法有关。但在那时,“朱三太子”是谁已不重要,我们都能想到,一个正统的皇子身份,对于清廷来说,对于那些从事反清复明活动的组织分别意味着什么?只要这个“朱三太子”存在着,大清朝便永无宁日。
 
    为了追捕真正的“朱三太子”,康熙花了不少力气,也抓了很多疑似的人,却始终没有彻底解决麻烦。
 
    3.命途多舛的老农
 
    身份被泄露的朱慈焕早已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远离了是非之地,又逃回安徽成为了一名种田为生的农民。但他又如何能躲过整个大清朝廷的追捕呢?当“朱三太子”的名号再次传入康熙耳朵时,他的结果便已注定。
 
    朱慈焕被捕时已是一名白发苍苍的老人,面对审问,他也辩解称自己已是75岁的高龄,如果自己想要造反,早在三番之乱时就造反了,怎么可能不好好安享晚年却偏偏在这个时候去瞎折腾?但他肯定也明白,自己真正被处死的原因不是造反,只是因为他是那个所谓的“朱三太子”。
 
    和南塘后主李煜和南唐后主陈叔宝一样,他们都是生在王朝末期,都是历史的牺牲品,但陈叔宝因他的昏庸而亡,李煜无力救国、兵败投降,也可算是有因有果。而朱慈焕虽生于帝王之家,没有享受到荣华富贵,过了大半辈子颠沛流离的平民生活,最后却因莫须有的罪名而不得善终,他的一生更可谓命途多舛,令人不胜唏嘘。

显示全文
    相关内容推荐


    历史解密最新文章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