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通历史网 > 历史常识 >

1937年冬,一地主参加东北抗联后被俘,直接“叛变”,让人没想到的是此举令300多名日军无一生还,那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2022-12-04 14:26来源:通历史网
    “地主就这样,都是软骨头!”1937年冬,东北一地主参加抗联后被俘,竟直接“叛变”,惹得乡亲们破口大骂,不过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正是此举令300多名日军无一生还,那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这名地主名叫黄有,原是黑龙江呼兰县人,在他13岁那年,家里举家迁居到了汤原县太平川永祥屯,在这里定居下来。
东北地主黄有
    黄家人口兴旺,家境殷实,光是男孩就有五个,全家加起来足足有20多口,黄有是老大,在一家人的经营下,仅用了二十多年时间,黄家就成了当地首屈一指的大地主。
 
    那黄有当时到底有多富呢?
 
    衡量地主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他有多少地,普通百姓家里有个几亩就能勉强生活了,可黄有家却足足有4500多亩土地,也就是说,附近十里八乡的穷苦百姓大多都是他家的佃户。
 
    不过,当地百姓对黄有的印象却并不差,那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黄有上过学,从小就读圣贤书,知道达则兼济天下的道理,他虽然是地主,但却从不欺压良善,遇到穷苦人家还主动给予衣食,减免租子,大家都觉得他是个善人。
 
    然而,随着1931年日军的入侵,原本平静的生活顿时被打破了。
 
    黄有目睹了日军的暴行,对东北军的不抵抗行为更加气愤,见抗联战士仍在坚持,黄有觉得身为中国人自己多少应该出一把力。
 
    于是,之后几年时间里,黄有经常偷偷联系抗联战士,给他们提供粮食和枪支,遇到日军扫荡,他还主动派人给战士们通风报信,帮他们撤离,时间一长,当地的抗联战士一听到他的名都忍不住夸赞。
 
    转眼间来到了1935年,日军为了把东北建设成为稳固的后方基地,加大了扫荡的力度,抗联战士的处境更加不容乐观,面对山河破碎,黄有觉得自己不能再无动于衷。
 
    这天晚上,36岁的黄有把全家人叫到了一起,坚定地说:“我要去参加抗联,打鬼子,不把鬼子打跑,我们永远也无法过上好日子!”
 
    家人们都觉得眼下的生活还能支撑下去,纷纷劝他留在家里,因为参加抗联实在太危险了,随时都有可能牺牲,作为家里的主心骨,大家都不想他有个三长两短。
 
    但黄有已经下定了决心,这次,他只是通知家人,完全没有商量的余地,第二天一早,他就散尽家财,把家人安顿到了亲戚家里,然后只身报名参加了抗联的队伍。
 
    到了部队以后,黄有被同志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打动了,他觉得这里才是自己该去的地方,此后,他用自己的名望积极地和战士们一起抗日,消灭了不少日军。
 
    然而,就在1937年冬的一天,黄有因为掩护同志们撤离,不幸被扫荡的日军包围,弹尽粮绝的他被日军俘虏。
 
    日军指挥官自然也听说过黄有的事迹,心想地主肯定和普通的抗联战士不一样,觉得只要许以高官厚禄,肯定能让他投降。
 
    果不出日军所料,仅仅审讯了一会儿,黄有就主动说道:“太君,不要杀我,我投降,我投降!”
 
    日军闻言大喜,赶紧让他说出其他抗联战士的行踪,黄有也没有犹豫,直接说了一个位置,还表示自己可以直接带着他们过去找,日军信以为真,更加兴奋。
 
    这天一大早,黄有大摇大摆地领着300多个日军朝着小兴安岭的一处密林前进,一路上,他不停地对日军指挥官点头哈腰,沿途的百姓看到黄有这个样子,顿时气不打一处来,等鬼子离开后,他们就对黄有破口大骂,说他是个汉奸。
 
    黄有自然也预料到了百姓的态度,越是这样他越安全,日军也越对他的叛变深信不疑,就这样,黄有顶着风雪带着日军钻进了山里。
 
    因为是在冬天,山里的温度已经零下30多度了,尽管日军穿得比较厚,但也耐不住多日的长途奔波,等到了黄有指定的位置的时候,日军已经冻得走不动路了。
 
    日军指挥官发现了一处营地,可走进去一看却空无一人,他顿时暴跳如雷,朝着黄有吼道:“怎么回事?人呢!”说着说着,指挥官还拿起了军刀。
 
    面对死亡的威胁,黄有没有惧怕,他继续笑着说:“太君,肯定是他们转移到了另一个地方,我带您去,这次一定能找到!”指挥官相信了黄有的话,继续带着日军在深山里前进。
 
    风雪更大了,日军开始出现冻死的情况,而黄有的身体同样不容乐观,几天后,他昏倒了在了雪地里,日军这才知道上当受骗了,但此刻他们也顾不上查看黄有有没有冻死,而是四处奔逃,想着能早点逃出这个密林。
 
    最终,因为黄有带的太过深入,这300多名日军尽数冻死在了密林之中,无一生还,遗憾的是,当三个月后抗联战士来到这里的时候,发现黄有的身体几乎都被冻烂了,早已没了呼吸,年仅39岁。
 
    很快,黄有牺牲的消息传遍了当地,百姓们纷纷夸他是大英雄,后来,组织上为了纪念他对抗日做出的贡献,还把他生活的地方改名为了黄有屯,他的事迹也一直流传了下去,向他致敬!

显示全文
    相关内容推荐


    历史常识最新文章
    热门图文